寒夜深沉,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压抑的寂静中。永和宫内却灯火通明,宫女太监们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隐隐的不安。
六岁的四皇子齐明远躺在锦绣床榻上,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急促而微弱。德妃李雨瑶紧握儿子滚烫的小手,泪珠无声滑落。这位平日里端庄持重的妃嫔,此刻早已乱了方寸。
“王太医,远儿究竟如何?”德妃声音颤抖,目光紧盯着正在诊脉的老太医。
王太医收回手,面色凝重地摇头:“回娘娘,四殿下此症来势凶猛,高热不退,脉象浮数而乱。臣已用了清热解表的方子,却似泥牛入海……此等急症,老臣行医四十载也罕见。”
一旁另一位太医补充道:“莫非是惹了时疫?近日京城确有小儿染疫的传闻……”
“休得胡言!”德妃厉声打断,却掩不住眼底恐慌。
此时,林清玥正在景仁宫审阅内务府账册。小顺子匆匆入内禀报:“娘娘,永和宫出事了。四皇子突发急病,太医院束手无策,德妃娘娘已哭成了泪人。”
林清玥立即起身:“备轿,去永和宫。”她脑海中闪过前世记忆——幼儿高热若处理不当,轻则损及智力,重则夭折。在这个医学落后的时代,一场感冒都可能夺去皇子的性命。
景仁宫的轿辇抵达永和宫时,林清玥看见殿外跪着一排战战兢兢的太医。德妃见到她,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泣不成声:“皇贵妃姐姐,远儿他……”
林清玥轻拍德妃手背安抚,随即走到床前。她仔细观察齐明远的状态: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颈部僵硬。伸手探额,体温烫得惊人。
“取白酒来!再备温水、棉布。”林清玥冷静吩咐,“将殿内炭火撤去一半,窗户开一条缝通风。”
太医们面面相觑,王太医忍不住道:“娘娘,皇子千金之躯,用白酒擦身是否不妥?且开窗受风,恐加重病情啊!”
林清玥目光坚定:“照本宫说的做。高热不退才会伤及根本,物理降温是当务之急。”她想起现代医学中的物理降温原理,在这个没有退烧药的时代,这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宫女们迅速备齐物品。林清玥亲自动手,将白酒稀释后,用棉布蘸取,轻柔地擦拭齐明远的腋窝、脖颈、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她又用温水浸湿的布巾敷在皇子额头,并让人不断更换。
德妃紧张地看着这一切,[皇贵妃此法闻所未闻,但如今太医院束手无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若远儿有个三长两短……不,不会的,上次远儿落水就是皇贵妃所救,这次也一定能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