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中宫既定 妃嫔同选

四位亲王的婚事相继落定,皇太后林清玥终于将全副心神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一桩——为景和帝齐安邦选立皇后及妃嫔。皇帝年十九,登基一载,励精图治,朝野称颂,然中宫空悬,后宫无主,不仅关乎皇嗣传承,更关乎前朝稳定。此番选秀,为皇帝择后乃是重中之重,其标准远比亲王选妃更为严苛,需德容言功,样样出众,更要有母仪天下的气度与智慧。

齐安邦身为帝王,年轻有为,勤政睿智,且容貌俊朗,气质清贵,无疑是天下待嫁女儿心中最耀眼的所在。然而,正因其地位尊崇,林清玥在考察秀女时,读心术运用得更为谨慎。她不仅要剔除那些心存妄念、攀附权势之辈,更要警惕那些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可能带来外戚之患的贵女。她需要为儿子寻找的,是一位真心爱慕他本人、而非仅仅敬畏皇帝身份的皇后,同时也要平衡朝堂势力,适当选取家世清白、品性端良的女子充实后宫,以广皇嗣。

慈宁宫内,林清玥与太上皇齐珩再次商议。

“安邦的心性,你我最是清楚。他重情,亦重责任。”齐珩沉吟道,“皇后人选,首要便是德行,需宽厚仁善,能统御六宫,不妒不骄,其次便是要与他心意相通,至少是他不排斥、能敬重的。至于家世,清贵即可,权势过盛,反为不美。”

林清玥点头:“陛下所言,正合臣妾之意。那日赵家丫头入宫,我观安邦神色有异,读其心念,亦有一丝涟漪。赵煊身为丞相,位高却不揽权,家风清正;柳清漪更与臣妾渊源深厚,其女念裳,品貌性情,皆是上选,更难得的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倾慕,并非因他是皇帝。”她顿了顿,“然,中宫之位,牵涉甚广,还需再仔细斟酌,并为他再选一二贤良女子,以充庭闱,方显帝王气度。”

选秀当日,气氛尤为肃穆。秀女们皆知此番可能关乎后位归属,无不屏息凝神,力求展现最完美的一面。林清玥高坐其上,凤目含威,读心术运转至极致,细细甄别。

当赵念裳再次上前时,林清玥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比上次更为紧张,但那份紧张之下,依旧是纯净的仰慕与忐忑的期盼:

【……又见到太后娘娘了……不知陛下今日是否会来……】

【……娘亲说,能见天颜已是福分,不可奢求……可是……】

【……陛下他……那样英明神武,勤政爱民,若能常伴这样的君王,即便只是远远看着,也是幸福的……我只盼他能一切安好……】

【……选秀的姐妹们都如此出色……我……】

这心声,依旧毫无权势算计,只有少女最真挚的情愫与自知。林清玥又考较了她的学问、持家之道,赵念裳虽略显紧张,但回答得体,显是下了苦功,其性情中的温婉、聪慧与那份不张扬的坚韧,让林清玥愈发满意。

随后,林清玥又留意到两位秀女。

一位是林薇,年十七,乃吏部尚书林翰之嫡次女。林家是清流官宦世家,林翰为官清正。林薇容貌秀雅,气质沉静,举止端庄大方。林清玥读其心念,发现此女心思缜密,识大体,对宫廷规矩颇为熟悉,且内心对皇帝充满敬意,认为入宫侍君是臣女本分,并愿恪守宫规,辅佐中宫。其心声沉稳,无过多儿女情长,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忠诚与责任感。【……陛下乃明君,能入宫侍奉,是林家荣耀,亦是臣女之责。定当谨言慎行,不负君恩。】这种性情,正是协理六宫、稳定后宫的良才。

另一位是周雨晴,年十六,乃光禄寺卿周明远之嫡女。周家虽非顶级权贵,却也是世代官宦,家世清白。周雨晴容貌娇俏可人,性情活泼却不失分寸,眉眼间带着一股灵动的生气。林清玥感知其心,发现这丫头心思单纯,活泼烂漫,对皇帝有一种近乎崇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