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矶下的抢修工程,在与天气赛跑中紧张进行。狄仁杰亲临一线,督促进度,检验质量。工匠们深知责任重大,日夜不休,轮班作业。当最后一处朽木被替换为坚固的青石,并以水泥夯实后,天空中积蓄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砸落在洛河水面,激起无数水花,河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浪涛拍打着刚刚加固过的堤岸,发出沉闷的轰鸣。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紧盯着龙尾矶这段曾经脆弱的河堤。
一夜暴雨,洛水暴涨,水位一度逼近警戒线。然而,经过抢修的堤防如同坚固的堡垒,岿然不动,成功抵御住了洪峰的冲击。神都,安然无恙。
当黎明来临,雨势渐歇,河水位开始缓慢下降时,堤岸上爆发出一阵劫后余生的欢呼。狄仁杰望着安然无恙的神都城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多日来的疲惫仿佛瞬间袭来,但他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胜利的喜悦。
堤防危机解除,接下来便是清算之时!
根据对西域胡商行的严密监控和之前掌握的线索,狄仁杰下令收网。内卫与金吾卫联手,以雷霆之势查封了胡商行,抓获了包括行主在内的十余名核心成员,缴获了大量往来书信和账册。同时,在神都各处关卡要道设卡盘查,缉拿与清风阁、胡商行有牵连的嫌犯。
审讯工作随即展开。在确凿的证据和狄仁杰的巧妙讯问下,胡商行行主及部分骨干的心理防线相继崩溃,供述出一个惊人的事实:
幕后主使被称为“魏先生”,真实身份极其神秘,就连胡商行行主也从未见过其真容,只通过加密信函和中间人(已死的吴之承是其中之一)联系。“魏先生”许以重利,要求胡商行利用其西域背景和资金渠道,配合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协助转移贪墨的洛河工程款项;二是在事成之后(即水淹神都造成大乱后),利用混乱接应“魏先生”及其核心党羽撤离神都,前往西域。
而“魏先生”的最终目的,据零星供述推测,似乎是企图制造巨大天灾人祸,严重削弱武周国力,甚至引发内乱,从而为某些境外势力(可能是与武周不睦的西域强国或突厥残余)创造可乘之机。其心可诛,堪称国贼!
然而,“魏先生”究竟是谁?藏身何处?依然成谜。清风阁已空,吴之承已死,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狄仁杰并未气馁,他重新梳理所有物证和口供,将焦点集中在那枚关键的于阗青玉玉扣上。这枚玉扣工艺特殊,并非大批量生产的货色。他请来宫中玉器造办处的老匠人鉴别,老匠人仔细端详后,肯定地说此玉扣的镶嵌手法和云纹雕刻,与已故御用工匠“鬼手刘”的风格极为相似,而“鬼手刘”晚年只收过一名弟子,名叫赵六。
顺藤摸瓜,内卫很快找到了在城南开着一家小玉器铺的赵六。起初赵六矢口否认,但在那枚独一无二的玉扣面前,他终于承认,这枚玉扣是约半年前,一位戴着帷帽、出手阔绰的客人定制的,要求仿古制,且不能与任何现有图样重复。当时他觉得奇怪,但客人给的钱多,也就做了。至于客人样貌,因有帷帽遮挡,并未看清,只记得其右手手背上,有一道寸许长的旧疤痕,像是刀伤。
右手手背有刀疤!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