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灵感闪现与突破

深秋的雨丝斜斜掠过废弃仓库的铁皮屋顶,在金属表面敲打出细碎的声响。实验室里,场发生器持续发出令人牙酸的嗡鸣,苏晚晴第无数次核对示波器上的波形,青黑的眼圈在苍白的脸上格外醒目:“第107次失败,能量损耗率依旧高达89%,再这样下去,我们连下个月的电费都交不起了。”

陈宇将啃到一半的泡面搁在实验台上,泡面汤汁在图纸上晕开深色痕迹。他盯着堆满桌面的演算纸,突然抓起一支红笔:“会不会是我们对张详前‘真空零点能’的利用方式有问题?你们看,他提出真空本质是能量的海洋,而我们的场发生器却在强行制造能量……”

林远舟却没在听。他的目光死死钉在粒子计数器上——那些本应均匀分布的能量波动,在某个瞬间竟诡异地形成了螺旋状轨迹。这个画面如同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记忆深处的暗门。伊瑟尔星的记忆碎片汹涌而来:瑟兰讲解能源矩阵时的全息投影,量子重构网核心闪烁的暗紫色纹路,还有黑石每次共鸣时产生的螺旋形能量场……

“是共振频率!”林远舟猛地拍桌,震得烧杯里的试剂溅出星星点点,“我们一直在用固定频率激发场力,但张详前的统一场论指出,物质与真空能量存在天然的共振频率!就像伊瑟尔星的量子重构网,它不是创造能量,而是通过特定频率从真空中‘调取’能量!”

苏晚晴的呼吸骤然急促:“可我们不知道这个频率具体数值!地球现有的计算能力根本无法模拟真空能量的复杂波动……”

“不,我们知道!”陈宇突然抓起墙角的纸箱,从里面翻出一摞泛黄的手稿,“三个月前,我在旧书市场淘到的张详前未发表笔记!这里面有他对‘真空弦振动模式’的推演,虽然缺少关键参数,但如果结合混元场论的空间折叠公式……”

三人的目光同时落在实验台上的老式电脑。这台从废品站淘来的主机已经服役了十五年,机箱外壳布满斑驳锈迹,运行时总会发出拖拉机般的轰鸣。但此刻,它却承载着解开宇宙奥秘的希望。

“苏姐,你负责校准场发生器的频率调节模块;陈宇,把张详前的弦振动方程和我们的实验数据做交叉比对;我来重新编写粒子追踪程序。”林远舟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记住,我们要找的不是创造能量的方法,而是与真空对话的频率。”

键盘敲击声与仪器嗡鸣交织成独特的节奏。苏晚晴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舞,额前的碎发被静电吸附起来;陈宇盯着飞速滚动的数据窗口,嘴里念念有词;林远舟则全神贯注地盯着代码,时不时抓起黑石——这块来自外星的神秘石头,此刻正微微发烫,似乎在呼应即将到来的突破。

突然,陈宇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找到了!在137.036这个无量纲常数附近!张详前推测这是真空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共振基频’,但他缺少验证手段……”

“快接入场发生器!”林远舟的手指几乎要戳破屏幕,“把频率锁定在137.036,能量输出调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