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舟的指尖在实验室操作台的冷金属表面划过,黑石在掌心微微发烫。全息投影里,克什米尔地区的时空褶皱修复数据正以每秒300组的频率刷新,那些跳动的蓝色波纹让他想起艾蕾娜水晶皮肤上的裂纹。陈宇推门而入时,带进来的寒风裹着雪粒,在恒温实验室里瞬间凝成白雾。
“北京来的专机已经在停机坪等了四十分钟。”陈宇把防寒服扔在苏晚晴的空办公椅上,椅背上还搭着她失踪前穿的米白色针织衫,“中科院那帮人用加密频道发了七次催促信号,说携带的‘样品’保质期只有七十二小时。”
林远舟关闭全息投影,黑石的温度突然升高,像是在预警。他记得艾蕾娜曾说过,星溯者的维度锚点会对高浓度场力武器产生共振,而此刻掌心传来的灼痛感,与月球基地异动时的频率惊人相似。
“样品是什么?”他抓起外套走向电梯,靴底碾过地面的金属碎屑——那是上周地下抵抗组织送来的场力炸弹残骸,外壳上还残留着天元集团的激光防伪标识。
“他们不肯说。”陈宇按下电梯下行键,轿厢壁的反光里映出他眼下的青黑,“但根据能量特征分析,和新秩序联盟上周在波斯湾试射的湮灭立场炮同源,只是频率被刻意调制过。”
专机的舷窗蒙着三层防辐射膜,窗外的雪原在暮色中泛着铅灰色。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王院士正用镊子夹着枚橄榄大小的银灰色圆柱,容器外壁的液晶屏上,红色数字正从12:00开始倒计时。
“这是我们在巴基斯坦边境截获的试验弹。”老人的手指在颤抖,镊子碰撞容器发出清脆的响声,“新秩序联盟用天元集团提供的特种合金做外壳,场力发生器的核心算法——”他突然停住,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激光打印的图纸推过来。
林远舟的呼吸骤然停滞。图纸上的场域谐振公式,与苏晚晴失踪前锁在加密服务器里的防御方案只差三个常量。那些用红色批注修改的参数,分明是她惯用的笔迹。
“苏博士的研究数据,你们怎么会——”
“是她主动发过来的。”王院士按下容器的暂停键,数字定格在11:47,“去年冬天,她匿名给我们寄了个硬盘,说如果有天她失联,就必须启动‘镜像计划’。”老人从保温杯里倒出枸杞茶,蒸汽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凝成水珠,“这孩子在邮件里说,你看到这些公式时,一定会坚持给技术加三重监管锁。”
陈宇突然拍向林远舟的肩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镜像计划?就是她总说要建的国际联合实验室?”
“不只是实验室。”王院士打开全息沙盘,亚洲大陆的立体模型上亮起二十七个红点,“是能同时监控场力武器和防御系统的全球网络。苏博士算过,要抵消湮灭立场炮的空间扭曲,需要在北纬30度建立六个谐振塔,形成的防护场能覆盖半个亚洲。”
林远舟的拇指摩挲着黑石表面的纹路,突然想起三年前在伊瑟尔星,瑟兰导师展示的维度稳定装置。那些悬浮在能量矩阵环里的晶体,与眼前容器中的银灰色圆柱有着相同的分子震颤频率。
“你们已经试过反向场力波了?”他突然开口,声音因喉咙发紧而沙哑。
王院士的眼神暗了下去:“上周在塔克拉玛干做过试验。谐振塔启动时,戈壁滩上的沙粒都悬浮起来,形成的防护场确实能抵消湮灭炮的攻击——”他顿了顿,调出段加密视频,“但代价是,场域覆盖范围内,所有电子设备的时间流速加快了十七倍。个战士的手表在三分钟里走完了一整天,他的指甲和头发……”
视频里的士兵正用颤抖的手撕扯自己的作训服,裸露的手臂上,黑色的汗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又变白。林远舟猛地关掉画面,黑石在掌心烫得像块烙铁。
“这就是苏晚晴担心的维度震荡。”陈宇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她的笔记里写过,强行中和空间扭曲会引发时间反噬,就像用铁锤砸锁,锁开了,门也会散架。”
专机穿越云层时发生轻微颠簸,王院士抓紧扶手的指关节泛白:“守护者同盟的成员国都同意了,技术研发出来后由联合国五常共同监管。中国、俄罗斯、巴西各出三个谐振塔的建设名额,所有核心参数由国际委员会保管。”他从公文包抽出份烫金文件,“这是十二国元首联名签署的承诺书,你看——”
林远舟的目光落在文件末尾的签名处,巴西总统的名字旁边,有个用钢笔补写的小注:“请确保林博士能随时访问亚马逊雨林的场力监测站。”那字迹让他想起在地下抵抗组织见到的密信,当时组织首领说,有位“来自南方的女士”一直在匿名资助他们破坏天元集团的武器生产线。
“谐振塔的能量核心用什么驱动?”他突然问,指尖在文件边缘划出浅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