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未知星系的信号回应

联合科研中心的超空间雷达控制室里,淡蓝色的全息投影占据了整面墙壁,无数条代表宇宙射线的亮线在其中交织流动。陈宇盯着屏幕中央突然出现的异常波段,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这个频率他太熟悉了,三年前地球轨道上的射电望远镜首次捕捉到神秘信号时,他就是负责数据分析的工程师之一。

“林教授,你快来看!”陈宇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他猛地按下控制台下方的红色按钮,整个联合科研中心的警报系统瞬间启动,“超空间雷达捕捉到一组定向信号,频率1.72×10^9赫兹,和三年前的神秘信号完全同源!而且这次的信号强度是上次的37倍,还附带了结构化数据!”

林远舟刚结束混元学院的星际交流课程,身上还穿着印有“跨文明协作”标识的制服,听到警报声便快步冲向雷达控制室。推开门时,他恰好看到全息投影上的信号波段突然展开,化作一张闪烁着荧光的星系地图——三角座星系的轮廓清晰可见,其中一颗被标注为“α-17”的行星,正用醒目的绿色光点闪烁着,旁边还附带了一组疑似大气成分的数据。

“能量解析完成了吗?”林远舟走到陈宇身边,目光紧紧锁定在星系地图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黑石——自从上次“星弦三号”遭遇空间乱流后,这块石头就成了他随身携带的“空间预警器”,此刻石面正泛起微弱的蓝光,像是在回应信号的召唤。

“正在解析!”负责能量监测的伊瑟尔星工程师莉娜突然惊呼起来,她透明的水晶皮肤折射出激动的光晕,“信号里包含明确的‘文明交流邀请’信息!用的是宇宙通用的数学语言编码,翻译过来就是‘欢迎智慧生命造访,α-17行星具备宜居环境,我们已准备好进行技术共享’!”

“技术共享?”苏晚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手里还拿着刚打印好的星际运输报告,看到屏幕上的星系地图时,脚步瞬间顿住,“三角座星系距离地球约300万光年,以目前‘星弦级’飞船的最大航速,单程至少需要120天。而且我们对这个星系几乎一无所知,贸然派人过去会不会太冒险?”

林远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调出了联合科研中心的数据库——三年前的神秘信号被存储在“未知文明”分类下,当时的分析报告显示信号来源模糊,无法定位具体显示,如今新信号的出现,相当于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宇宙的大门。他转头看向苏晚晴,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你还记得张详前在‘空间运动规律’里提到的‘文明信号链’吗?他说‘当两个智慧文明的技术水平达到同一阈值时,会自动产生定向信号共鸣’,现在的情况很可能就是这样——对方不仅知道我们的存在,还主动发出了邀请。”

就在这时,雷达控制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星穹文明的莫拉克长老拄着用空间结晶矿打造的拐杖走了进来。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刚进门就直截了当地说:“林教授,我建议立刻暂停信号解析。三角座星系在星溯者的宇宙档案里,有‘文明冲突高发区’的记录——约5000年前,那里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星际战争,导致三个本土文明灭绝,现在突然出现文明邀请,很可能隐藏着风险。”

“您有具体的档案资料吗?”苏晚晴立刻追问,她快速调出星穹文明共享的宇宙数据库,却发现关于三角座星系的记录大多标注着“加密”字样,“我们的数据库里只有基础星系数据,没有战争相关的详细记录。”

莫拉克长老叹了口气,走到全息投影前,用拐杖轻轻点了点三角座星系边缘的一片暗区:“这些记录被星溯者议会加密了,因为涉及到‘暗物质武器’的禁忌技术。5000年前,三角座星系的文明为了争夺暗物质资源,研发出能撕裂空间结构的武器,最终导致星系内的空间稳定性下降了40%。我担心这次的邀请,是对方想利用我们的技术修复空间损伤,甚至可能觊觎混元场论。”

“但我们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机会。”陈宇突然开口,他调出了“星弦级”飞船的升级方案,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飞船的新模块——基于空间平衡公式改造的曲率引擎,能将航速提升25%,还加装了由量子重构技术打造的应急护盾,“上个月刚完成升级的‘星弦四号’,已经具备跨星系航行能力。而且我们有四方文明的支持,完全可以组建一支‘星际交流先锋队’,既能探索未知文明,也能实地考察三角座星系的空间环境。”

林远舟看向莫拉克长老,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拐杖上轻轻敲击着——这是星穹文明表达犹豫的肢体语言。他突然想起瑟兰教授临终前的托付,那位伊瑟尔星的老科学家曾说“宇宙文明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探索中寻找共生之道”,此刻这句话正不断在他脑海中回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同意组建先锋队。”林远舟的声音打破了控制室的沉默,他抬手调出四方文明的联络界面,“但我们需要做好万全准备:第一,先锋队成员必须包含四方文明的代表,确保技术互补;第二,‘星弦四号’需要加装最新的空间平衡装置,用星核文明的‘空间平衡公式’优化曲率引擎,避免遭遇空间不稳定区域;第三,星穹文明需要提供‘空间语言翻译器’——既然对方用数学语言发送邀请,我们也需要能实时解析未知信号的设备,防止出现沟通误解。”

莫拉克长老的眼神逐渐软化,他知道林远舟的提议已经考虑到了风险,而且四方文明联合行动,能最大限度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金属装置,装置表面刻着星穹文明的古老纹路,顶端的宝石正闪烁着淡紫色的光芒:“这是星穹文明最新研发的‘空间语言翻译器’,能实时解析1200种已知的宇宙信号频率,还能根据对方的能量波动调整翻译模式。不过我必须提醒你们,三角座星系的空间磁场异常,翻译器可能会在某些区域出现信号延迟,届时需要用黑石的场力信号进行校准——张详前说过‘原始场力是宇宙中最稳定的信号载体’,黑石正好能提供这种稳定源。”

“我申请加入先锋队!”陈宇立刻举手,眼神中满是期待,“上次‘星弦三号’的星际运输任务,我积累了丰富的空间乱流应对经验,而且我熟悉‘空间平衡公式’的应验,能协助调整飞船引擎参数。”

“我也去。”苏晚晴走到林远舟身边,调出自己的科研履历——从最初的废弃仓库实验,到后来的跨星系运输技术研发,她参与了混元场论应用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我负责过场力设备的故障排查,还能和伊瑟尔星的工程师协作,确保量子重构仪在航行中正常运行。而且张详前的‘统一场论’笔记我已经研究透了,遇到未知的空间现象时,或许能提供理论支持。”

林远舟看着主动请缨的两人,又看向莉娜和莫拉克长老,突然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星际探索,更是四方文明协作的新契机。他抬手按下全息投影上的“四方联络”按钮,星穹文明、伊瑟尔星、新星球的代表头像瞬间出现在屏幕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知宇宙的好奇与谨慎。

“我提议成立‘星际交流先锋队’,由四方文明各选派2名成员组成,乘坐升级后的‘星弦四号’前往三角座星系α-17行星。”林远舟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遍四方,“先锋队的核心任务有三个:第一,验证对方的文明属性,确认是否存在恶意;第二,收集三角座星系的空间环境数据,评估暗物质武器对空间结构的影响;第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技术交流,重点探讨空间生态保护的方案——毕竟我们已经经历过地球磁场紊乱的危机,不能再重蹈覆辙。”

“伊瑟尔星支持这个提议!”莉娜立刻表态,她透明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我和负责量子重构技术的凯伦将加入先锋队,我们能在航行中实时修复飞船的场力屏障,还能利用‘思维共振’技术快速理解未知文明的交流方式。”

新星球的代表塔拉是一位皮肤呈淡绿色的植物学家,她的声音带着温和的语调:“新星球将派出生态研究专家艾拉和能源工程师洛克,我们能携带‘光合能源转化器’——如果α-17行星的大气成分符合预期,这个设备能快速生成可循环能源,既避免给对方造成资源负担,也能作为技术交流的礼物。”

莫拉克长老见四方文明达成共识,终于点头同意:“星穹文明将派出空间锚点专家奥克和武器防御专家琳娜,她们不仅能操作‘空间语言翻译器’,还能在遭遇突发状况时,用星穹文明的‘空间折叠护盾’保护飞船。不过我必须强调,一旦发现对方存在恶意,必须立刻启动‘紧急返航程序’,‘星弦四号’的曲率引擎已经预设了空间跳跃坐标,能在30秒内脱离危险区域。”

“那航行路线怎么规划?”苏晚晴突然问道,她调出了三角座星系的星际地图,发现其中有一片标注为“暗物质星云”的区域,正好挡在地球与α-17行星之间,“这片星云的暗物质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0.8个单位,会干扰飞船的场力信号,甚至可能引发空间塌陷。”

林远舟伸手触碰全息投影上的暗物质星云,黑石突然从口袋里滑出,落在控制台上。石面的蓝光瞬间增强,与星云的投影产生共振,原本模糊的星云区域突然显现出一条狭窄的通道——那里的暗物质浓度明显低于周围,像是被人为清理过一样。

“张详前说‘暗物质星云并非不可穿越,只要找到其内部的场力薄弱区,就能开辟安全航道’。”林远舟捡起黑石,发现石面的通道投影与信号中的星系地图完全吻合,“黑石能感知空间的原始场力,刚才的共振已经帮我们找到了穿越星云的安全路线。而且‘星弦四号’加装的空间平衡装置,能在暗物质浓度过高时自动调整引擎频率,避免场力冲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三天里,联合科研中心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星弦四号”的升级工作昼夜不停,曲率引擎被包裹在淡蓝色的场力屏障中,莉娜和凯伦正用量子重构技术修复引擎表面的微小裂痕;艾拉和洛克则在货舱里调试“光合能源转化器”,淡绿色的荧光植物在设备周围生长,释放出清新的氧气;奥克和琳娜将“空间语言翻译器”与飞船的通讯系统连接,屏幕上不断闪过各种宇宙信号的模拟波形,确保翻译器能实时解析未知语言。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林远舟在混元学院的观测台上找到了苏晚晴。她正望着夜空中的三角座星系,手里拿着张详前的“统一场论”笔记,书页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