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权柄涤尘

笔锋重重一顿,最后一字落成!萧景琰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将一夜的殚精竭虑和沉重的压力都随之吐出。他看着绢帛上墨迹淋漓的旨意,眼神锐利如鹰隼。

“还不够……”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再次提笔,在一张单独的密旨上飞快书写:

密旨:着暗影卫全员,严密监控京畿及地方主要世家豪强之动向!凡有串联、异动、散布谣言、煽动民变者,无论其身份地位,即刻密捕!无需审讯,就地格杀!其家产,抄没充公!务求将一切动乱苗头,扼杀于萌芽!

“来人!”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殿门无声滑开,当值的秉笔太监和几名心腹内侍垂首肃立。

“即刻明发上谕!传旨各部衙!召集群臣,午时正,太和殿大朝!”

“遵旨!”内侍们凛然应诺,小心翼翼地捧起那几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的圣旨,疾步而出。

旨意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间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下激起滔天巨浪!

含元殿,庄严肃穆。百官依序肃立,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空气中弥漫着恐惧、不安、侥幸、观望……种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投向那高高在上的御座。

萧景琰端坐龙椅之上,玄色龙袍衬得他面容冷峻如冰。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由秉笔太监当众宣读一道道旨意。

当李震被定为谋逆主犯、判凌迟、诛九族的旨意宣出时,殿内响起一片无法抑制的倒抽冷气声!几个与李震过从甚密的官员更是面如死灰,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血腥的屠刀,已然悬起!

钱益谦被革职抄家、流放三千里的旨意紧随其后。虽然免死,但那巨额罚没和流放烟瘴之地的结局,依旧让许多心中有鬼的官员如坠冰窟!钱益谦当场瘫软在地,被如狼似虎的殿前武士拖死狗般拖了出去,留下一路绝望的呜咽。

当王朗、孙继业等十五人被点名革职,却只需缴纳巨额赎罪银即可脱罪时,殿内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少原本以为自己也在清洗名单上、正惶惶不可终日的官员,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罚银虽巨,几乎要掏空家底,但能保住性命和家族!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一时间,竟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弥漫开来。

而当陈文举、周振武、张清等一批名不见经传或曾受排挤、此刻却被火速提拔到关键位置的任命宣读时,殿内更是鸦雀无声。许多官员看向那些被点名的幸运儿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羡慕与嫉妒。权力的真空被如此迅速、精准地填补,新帝的掌控力与识人之明,令人心惊!

最后,减免赋税、赦免囚徒、广开恩科的旨意宣读完,殿内死寂的气氛终于被打破。一些出身寒门或地方州府的官员,脸上露出了真切的感激和希望之色。这几道旨意,如同甘霖,洒在了因连番动荡而干裂的土地上。

“诸位爱卿,”萧景琰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清晰地压下了所有细微的骚动。他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照灯,缓缓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百官,最终停留在那些刚刚被赦免、正暗自庆幸的王朗、孙继业等人身上。

“朕的刀,只斩该斩之人。”

“朕的法,只惩当惩之罪。”

“李震谋逆,自取灭亡,九族同罪,咎由自取!钱益谦贪墨国帑,吮吸民脂,流放抄家,罪有应得!”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铁血威严:

“尔等之中,或有曾随波逐流,或有蝇营狗苟!朕今日网开一面,非朕不能杀,非朕不敢杀!”

他猛地站起身,玄色龙袍无风自动,一股凛冽的帝威轰然扩散,笼罩整个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