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辇之上,萧景琰身着十二章纹明黄龙袍,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冠冕。他的脸色在冕旒珠玉的阴影下,依旧显得苍白,身形也比往日清减了许多。然而,当他微微抬起眼帘,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扫视殿宇时,一股无形的、如同实质般的帝王威压,瞬间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整个金銮殿!
没有想象中的虚弱不堪,没有传闻中的奄奄一息!
只有一种大病初愈后,内敛到极致、却更加令人心悸的深沉与威严!那苍白的脸色,非但没有削弱他的气势,反而如同寒玉,更衬出那份不容侵犯的凛冽!
小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短暂的死寂后,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轰然响起!百官如同被狂风吹倒的麦浪,齐刷刷地跪伏下去!额头紧贴着冰凉的金砖地面,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一刻,所有的疑虑、所有的揣测、所有的暗流,在这如同实质的龙威面前,都被强行压了下去!真龙犹在!威严更盛!
步辇在丹陛前稳稳落下。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将萧景琰扶下步辇。他的脚步略显虚浮,踏上丹陛台阶时,甚至微微顿了一下。但就在这细微的停顿间,他的脊背却挺得笔直,如同支撑天地的脊梁!他拒绝了内侍的搀扶,一步一步,缓慢却无比坚定地,走向那至高无上的蟠龙金座。
当他最终在龙椅上坐定,目光再次扫视下方匍匐的群臣时,整个金銮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众卿……平身。” 萧景琰的声音响起,带着大病初愈的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寒泉流过心田。
百官谢恩起身,垂手肃立,殿内落针可闻。
萧景琰的目光,缓缓落在左侧文官队列最前方的沈砚清,以及右侧武官前列、身披玄甲、依旧带着几分战场煞气的赵冲身上。
“江南之行,凶险异常。顾鼎文狼子野心,勾结海寇,设下连环杀局,欲置朕于死地,乱我大晟江山!” 萧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每一个字都敲打在百官心头,“幸赖……忠勇之士,力挽狂澜!”
他微微停顿,目光如电,锁定沈砚清:“沈卿沈砚清!”
“臣在!” 沈砚清立刻出列,躬身应道。
“卿临危受命,运筹帷幄,洞察奸邪,于绝境之中稳住江南大局,更于朕危难之际,持重若定,力排众议,护朕周全!功在社稷!” 萧景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擢升沈砚清,为吏部尚书!赐紫金鱼袋,赏万金!”
吏部尚书!六部之首!掌天下官吏升迁考课!实权滔天!
沈砚清身体微震,深深拜伏:“臣,沈砚清,叩谢天恩!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不仅是荣耀,更是陛下将整顿吏治、掌控朝堂人事的绝对信任交予了他!
萧景琰的目光转向赵冲:“赵冲!”
“末将在!” 赵冲声如洪钟,大步出列,甲胄铿锵!
“卿统御禁军,忠心护主,于黑礁屿浴血奋战,破贼巢穴!更于回京途中,率军死战,击溃叛逆伏击,护卫銮驾不失!勇冠三军,忠勇可嘉!” 萧景琰的声音带着沙场点将的铿锵,“晋赵冲,为忠勇伯!食邑八百户!仍领禁卫军统领之职!赐金甲一副,良驹十匹,赏万金!”
爵位!忠勇伯!虽非世袭罔替,却也是实打实的勋爵荣耀!更是对赵冲这位禁军统领、天子近卫最高统帅的绝对肯定与倚重!
赵冲虎目含光,单膝重重砸在金砖之上,声震殿宇:“末将赵冲!谢陛下隆恩!愿为陛下,为大晟,效死!” 他不在乎官职是否晋升,这“忠勇伯”的爵位和陛下的信任,便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沈砚清,吏部尚书,执掌文官铨选!
赵冲,忠勇伯,禁卫军统领,掌控宫禁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