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暗流与惊蛰

渊墨沉默了片刻。这短暂的沉默,却如同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终于,他那毫无起伏、仿佛金属摩擦般冰冷的声音响起,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回陛下。代号‘孤雁’,身份绝密,直属‘惊蛰’,潜伏北地金狼王庭,已逾三载。其身份凭证,乃‘惊蛰’最高密级‘玄鳞’印记,及……太岳山清虚观‘守心玉珏’半枚。”

他的声音顿了顿,仿佛在确认最后的细节,然后才继续道:“昨夜西城废庙暗格,确为‘惊蛰’备用紧急传讯点之一,启用规则仅限‘玄鳞’密级。蜡丸……已于寅时初刻,由惊蛰成员按规程回收,密级确认,内容……”他那双冰冷的眼眸,第一次微微抬起,扫过跪在地上的林岳,“确为北狄异动之绝密军情,与‘孤雁’所述相符。”

真相大白!

沈砚清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抽离了身体,踉跄后退半步,扶住了旁边的柱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愤怒、后怕、震惊、羞愧……种种情绪在他胸中翻江倒海。他……他竟然差点亲手将帝国在北地最宝贵的眼睛、送来最关键警讯的功臣,当成逆贼拿下!若非渊墨在此……后果不堪设想!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中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冲更是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看看林岳,又看看渊墨,最后目光落在御座之上,只剩下满心的震撼和劫后余生的庆幸。原来林兄弟……不,林大人,竟是这等人物!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风雪拍打窗棂的声音,如同北境铁骑叩关的预演。

萧景琰的目光,缓缓扫过神色各异的众人,最终定格在依旧单膝跪地、垂首不语的林岳身上。那平静的目光深处,翻涌着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对忠勇之士的激赏,有对北境危局的凝重,有对朝堂暗流汹涌的警觉,更有对帝王之路艰难与孤高的深刻体悟。

他缓缓站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盘龙在烛光下流转着冰冷的光泽。他没有让林岳起身,也没有斥责沈砚清的冲动。

“二十万控弦之士……兵锋直指镇北关……”萧景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沉重压力,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好一个金狼王庭!好一个漠西十三部!”

他踱步走下御阶,靴子踩在光洁的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回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跳上。他在林岳面前停下,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帝王暗桩。

“林岳。”

“臣在。”林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抬起头来。”

林岳依言抬头,迎上萧景琰那双深邃如渊、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眸。

“你为朕送来这警世烽烟,于国有大功。”萧景琰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然,你身负绝密,潜伏帝侧,引动朝野猜疑,亦是事实。功过,朕心中有数。”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沈砚清和赵冲:“沈卿恪尽职守,护卫朕躬之心,可昭日月。赵统领忠勇赤诚,举荐之功,亦不可没。此间误会,皆因国事艰难,敌暗我明。望卿等,勿存芥蒂。”

沈砚清和赵冲连忙躬身:“臣等惶恐!陛下圣明!”

萧景琰的目光最后落回林岳身上,那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北境烽火已燃,此乃国战!林岳!”

“臣在!”

“朕命你,暂卸禁军之职。”萧景琰的声音斩钉截铁,“即刻起,以‘孤雁’之身,入值枢密院军情司!协同渊墨,专司北境敌情刺探、分析、传递!朕要知晓金狼王庭每一支兵马的动向,知晓那二十万控弦之士的粮秣所在,知晓其统兵大将的性情习惯!更要知晓,那‘通海号’的地下钱庄,是如何将熔铸的我大晟金银,变成喂养北狄豺狼的资粮!朕给你惊蛰最高权限,调动一切必要资源!你可能做到?”

暂卸禁军之职?入值枢密院军情司?协同渊墨?最高权限?

林岳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这不仅仅是信任,这简直是赋予了他在帝国战争机器最核心位置运转的权力!是将他这条孤悬在外的“孤雁”,真正接入了帝国反击的惊雷之中!

巨大的责任与无上的信任如同狂潮般冲击着他。他重重叩首,额头撞击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臣,林岳!领旨谢恩!必竭尽残躯,肝脑涂地,为陛下,为大晟,洞悉北狄,荡平狼烟!蜡丸所传,仅为冰山一角,金狼王庭内部倾轧、各部族间龃龉、粮道布防之疏漏……臣心中尚有详图!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萧景琰眼中锋芒毕露,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勃然而发,“朕等着你的详图!等着你的捷报!”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回御座,玄色龙袍带起一阵劲风。他扫视着殿中肃立的臣子,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无上的威严和决绝的战意:

“传旨!召内阁五府大臣、六部主官、枢密院正副使、五军都督府在京勋贵,即刻入宫!于含元殿议事!”

“北狄豺狼既已露爪牙,朕便让他们知道——”

“犯我大晟天威者,虽远必诛!虽强必戮!”

凛冽的杀伐之气,如同无形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养心殿!窗外,风雪更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