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代君主:“……!!!”
这孩子是不是经历的背叛太多,所以不相信任何人能守住这个天下,所以才想要长生。
而政儿心里其实清楚,他没法长生,所以才一股脑的把脑子里想做的事全都弄出来,就怕来不及……
造孽啊,嬴子楚和赵姬,这对父母带给政儿的背叛可是双重暴击。
各朝代皇帝:“……有没有可能,他就是想长生。”
当皇帝的,自然了解皇帝的心思,坐上这个位子,享受过权欲之后,到死都舍不得放下……
李渊:“……不好意思,我李渊拿得起放得下。”
李世民:“……爹,我封你当太上皇,你尽情享受晚年。”
李渊:孝死你爹了。
{晚上十点零一分,秦始皇开始对燕、赵、秦等国的旧城墙,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
最终将形成西起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然而,这一浩大的工程实施期间,其艰巨程度与海量投入,致使大量百姓被迫背井离乡,长期投身艰苦劳役。
秦始皇为此背负诸多骂名,被指责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修筑长城相较于边关庞大驻军的粮草消耗,无疑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长城能够有效阻挡匈奴骑兵的侵扰。
其军事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
而且长城的修建还保障了边境百姓的生活安全,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因此,修建长城实际上,是利国利民之举。
世人常将暴君的标签贴于秦始皇身上,但纵观历史,诸多开国皇帝如刘邦和朱元璋,为绝后患都会杀掉功臣。
相比之下,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并未杀过一个功臣。
又有人诟病秦始皇苛政猛于虎,但依据“睡虎地秦简”记载,秦朝律法其实不乏人性化条款。
例如,犯人赶上农忙时节还可休假四十天,且参与劳作并未无偿,而是有工钱发放,劳工所得足以维持家人生计。
至于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常言是因徭役迟到会被处死,而无奈揭竿而起。
但实则秦律条文规定,徭役迟到不过处以罚款惩戒。
只是当时律法在基层落实时,出现了偏差,加之地方官吏横征暴敛,百姓不堪重负,最终才点燃了反秦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