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撰写,指尖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
“引言: 传统认知中,规则被视为冰冷、绝对、逻辑自洽的外来律法。然而,根据我方S级启示者林野及盟友在多次高难度规则副本,尤其是近期‘雨夜神社’事件中的实践与观测,我们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规则并非凭空产生,其源头极大概率植根于人类文明整体,或者说,是全体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某种具现化投射……”
“一、 ‘雨夜神社’悖论破解的深层逻辑分析:”
她详细阐述了“必须许愿”与“许愿即死”的表层矛盾,重点剖析了“诚心”这一变量的真实含义。
“……‘诚心’的判定标准,并非指向愿望内容的真实性或可实现性,而是指向许愿者内心状态的‘真实性’与‘纯粹性’。当诉求指向外部索取(力量、离开、平安),其背后必然隐含对现状的不满(执念、缺憾、恐惧),此负面情绪被规则捕捉并具现为‘念缚灵’。而当诉求指向内部释怀(原谅),尤其是‘原谅自身’这一最能触及灵魂根源的行为时,其代表的是一种对过去的‘接纳’与‘和解’,此种积极正向的情感能量,与规则底层逻辑中潜藏的、源于人类对‘和谐’、‘宽恕’等普世价值的深层渴望产生共鸣,从而触发规则的‘祝福’机制。”
“二、 情感作为关键变量的实证支持:”
她罗列了详实的数据,对比了不同情感状态下(恐惧、贪婪、平静、释然),规则能量反馈的显着差异。
“……数据表明,‘愧疚’、‘原谅’、‘信任’、‘牺牲’等复杂人类情感,并非规则的干扰项或无关变量,而是能够直接影响、调制,甚至在特定条件下决定规则表现形式与结果的核心要素。林野同志能够在极限状态下洞察‘原谅’这一生路,其本身所具备的高度共情能力与对盟友的绝对信任,即是‘情感变量’正向作用的最佳体现。”
“三、 理论推论与战略建议:”
陈岚的笔触变得更加有力。
“1. 规则的非绝对性: 规则并非铁板一块,其存在‘弹性区间’或‘情感接口’。通过正确理解和引导人类自身的情感力量,我们并非只能被动遵守规则,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规则进行深层交互,甚至引导规则向有利于文明存续的方向偏转。”
“2. 启示者选拔与培养的新方向: 除天赋与战斗力外,启示者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共情能力以及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感,应提升至与天赋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进行考量。一个内心充满阴暗与极端利己主义的个体,即便天赋再强,也可能在触及深层规则时引发灾难性后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