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华人资本已开始稳步崛起

郑雨桐的事业蒸蒸日上,在跑马地建造了蓝塘别墅,同时在铜锣湾兴建香港大厦。

包玉刚与董浩云仍在为船王称号激烈竞争,专注于航运业务。

香江尚未出现新的四大家族格局,但华人资本已开始稳步崛起。

与此同时,林朝羽正忙于注册自己的公司。

他常常带着刘海柱四处奔波,有这家伙帮忙办理公司注册手续确实顺利许多。

为此,多付些报酬也无所谓。

刘海柱总是乐此不疲地为林朝羽奔走,只要有钱拿,他就能想出各种门路。

不过这家伙也没闲着,总琢磨着怎么多捞点油水。

对此林朝羽心知肚明,事情办成了少不了好处,若只是花言巧语,他绝不会上当。

林朝羽根本没打算让这种人进入自己的公司,这种贪婪又愚蠢的家伙迟早会坏事,用完了就该像垃圾一样处理掉。

最终,林朝羽成功注册了三家公司。

公司股东仅有林朝羽和林朝武两兄弟,林朝羽担任董事长,林朝武出任理事,股权基本都由林朝羽持有。

这并非林朝羽吝啬,而是弟弟主动推辞——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林朝武的心思全放在了练武上。

对这个弟弟,林朝羽自然不会亏待。

第一家是青山医药有限公司,以他们父亲的名字命名。

第二家是朝羽实业有限公司,主营塑胶花业务,未来可能涉足地产领域。

第三家是朝武传媒有限公司,旨在打造自己的媒体发声渠道。

林朝羽计划从医药行业入手,同时发展塑胶花产业。

他清楚记得,前世李嘉成正是靠塑胶花赚得数千万,才得以进军房地产。

这样的机会,林朝羽绝不会让给他人。

塑胶花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

前世研究过李嘉成发家史的林朝羽,甚至观看过相关制作视频。

只要招募熟练工人,配备相应设备就能投产。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采购机器并进行调试,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手握资本后,林朝羽迫切想要快速积累财富。

周经理!

林朝羽慢条斯理地说道:“我这次采购的糖量不小,但按目前的价格,还是偏高了些,能不能再优惠一些?”

“林先生!”周经理无奈地笑了笑,“现在市面上的糖价是五元一斤,我给您三块五,已经是最低价了。”

“可据我所知,”林朝羽微微一笑,“你们给和记的报价是两块八,他们的采购量还不如我,更不用说我这边的长期合作,周经理,您觉得呢?”

周经理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林朝羽竟调查得如此清楚。

“这个价格。

”林朝羽继续道,“我可以和你们签三年合同,保证每年不低于一定量,但我的条件是——两块五。”

周经理快速权衡一番,点头答应:“好,就按林先生的意思来。”

两人握手达成协议,随后签署合同。

接下来的制药环节相对简单,主要是用机器将砂糖溶解,再按比例混入苦楝子粉,制成药丸即可。

初期阶段,林朝羽只雇用了五十多名工人,后续再逐步扩充。

他琢磨着,有机会一定要去欧洲的制药厂考察,看看他们使用的先进设备。

光靠一家制药厂和单一药品还不够,必须扩充品类。

自己研发困难,那就先从仿制入手。

这个年代,仿制药根本无人监管。

即便日后香江开始严查,大不了将生产线转移至印渡,或者换个负责人避嫌。

但林朝羽也清楚,长期依赖仿制并非长久之计,必须逐步建立自主研发能力,向高端领域迈进。

医药行业利润丰厚,绝不能轻易放弃。

比如辉瑞研发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本是用于治疗心脏病,却意外衍生出“伟哥”这一爆款,为辉瑞带来数百亿利润。

至于药品监管?

目前英国直到1964年才开始实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1968年才颁布《药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