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澄湾汇集了林朝羽的制药厂、塑胶花厂、塑胶玩具厂、林青山饮料厂以及医学院。

林朝羽的势力范围辐射整个九龙地区。

称他为西九龙之王毫不夸张,深水埗和石硖尾有大量居民都在为他工作。

在他手下谋生的工人已接近两万,此外还有近八千名赤脚医生。

青山医馆和青山诊所的规模几乎达到顶峰,香江的平民百姓大多选择在此就医。

即便业务饱和,林朝羽并未停办医学院,反而将生源拓展至东南亚。

完成基础培训后,他计划增设进修课程,细分专业,最终筹建大型医院。

这家培训机构不会关闭,而是逐步向高端医疗人才培养转型。

……

在与十二位商界人士洽谈合作时,林朝羽顺势提出请求:

希望能将父亲林青山的着作推广至东南亚,若能将自家小说翻译外销更佳。

此次虽以药品合作为主,但其他领域的合作同样大有可为。

多方协商下,最终达成多项业务协议。

培训费用并不低廉,每人需支付近八千元。

毕竟学员要在此接受长达九个月的全日制培训,且不属于青山医馆的赤脚医生培养体系。

有钱不赚,实属浪费。

林朝羽还需承担学员的食宿开销,收取这笔费用合情合理。

然而他低估了商人们的精明算计。

原以为富商会资助贫困学员——这本是稳赚不赔的长线投资。

但这群商人分文不出,反而要求学员自掏腰包。

他们大肆宣扬培训项目,以香江赤脚医生的成功案例为噱头,描绘出学成即可脱贫致富的美景。

等到收费环节,富商们立刻变得吝啬。

学费?生活费?统统由学员自行承担。

没钱?不要紧——银行可提供助学贷款。

这个主意,正是陈弼臣提出的。

盘古银行为有意接受培训的赤脚医生提供充足贷款,支持他们前往香港进修,直至完成学业。

毕业后,这些医生将进入各大资本家的企业工作,贷款会从他们的薪资中逐步扣除。

前来学习的学员大多具备一定文化基础,若能顺利成为合格医生,未来的薪资足以偿还贷款,无需担心违约风险。

这一计划无需投入任何成本,就能培养出所需的医疗人才。

不仅如此,银行还能从中赚取利息收益,同时拓展客户群体。

总体来看,林朝羽获得了培训收益,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富豪们吸纳了这批医生,盘古银行也扩大了业务范围——各方皆有所得。

面对富豪们的精妙运作,林朝羽深感佩服。

资本家的手段果然高明。

起初,他还担心这些学员是否愿意前来,生怕计划被资本家搞砸。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东南亚地区愿意赴港学习的底层华人数目可观。

报名者需满足基本条件:通晓汉语和当地土着语言,否则难以与患者沟通。

首批学员规模达五千人。

林朝羽迅速完善课程体系,延长学习与实习时间。

反正费用无需自己承担,资源自然要充分使用。

不过在食宿方面,他并未苛待学员,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

此外,林朝羽还联合乔建春反复宣传,稳定学员心态,鼓励他们学成后回乡行医。

……

“赤脚医生协会?”李嘉成坐在办公室,惊讶地问道,“这是林朝羽成立的?”

陈秘书确认道:“是的,不久前刚成立,似乎是和东南亚富豪合作推动的,林朝羽担任会长。”

“这家伙果然有一套!”李嘉成低声自语。

此前塑胶花生意让他损失惨重,转眼间林朝羽又重回老本行。

他快速盘算了一番,按此趋势,林朝羽几乎要垄断整个东南亚医药市场,未来患者用药的选择权恐怕都将掌握在他手中。

就医时遵从医嘱是基本常识。

不知不觉间,林朝羽竟已取得了如此成就。

看着年纪轻轻的林朝羽,李嘉成心中一阵酸涩。

他年轻时虽也赚了些钱,但远远达不到林朝羽的高度。

人比人,气死人。

李嘉成不由得暗自叹息。

李嘉成心中满是嫉妒与不甘。

他不明白,林朝羽究竟是何方神圣,明明比自己年轻许多,如今却已能与自己的舅父平起平坐。

“罢了,还是专注自己的事业吧。”

他定了定神。

北角的楼盘即将竣工,不久后便可开售,后续还能收取物业费和厂房租金。

尽管羡慕林朝羽,但他清楚,两人的经营模式截然不同。

林朝羽已经开始垄断行业并制定规则,而自己仍与之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