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安全隐患

正好见识下你们的技术实力。

比特回应道。

进入研发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陈列的知名企业家肖像。

这些企业家都秉持将优质产品带给客户的理念,其中包括本田羽一郎和福特创始人。

目睹此景,比特不禁问道:林先生预计何时能超越日本的技术水平?

林朝羽沉思片刻,坚定地回答:最多两年,我们就能在空调核心技术领域全面超越日本。

这个答复出乎比特预料:可你们现在连核心技术都没有,如何实现超越?

日本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家用尚可,但车载环境下,制冷剂泄漏遇明火可能引发事故。

我们青山集团选择全新研发路线,不仅能确保行车安全,还能通过严格环保认证。

更重要的是,能效转换率可达现有设备的两倍,同时大幅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效率提升两倍?

比特对此深表怀疑。

任何技术进步都建立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

即便取得重大突破,增幅也很难超过百分之百。

而林朝羽竟声称达到了百分之两百,这简直难以置信。

即便是划时代的产品,也不可能如此飞跃。

但对方敢如此承诺,必然有其依据。

这让比特无比好奇:究竟是什么技术能做到这一点?

林先生,能否透露具体技术细节?若涉及商业机密,就当我没问。

这个嘛……林朝羽略显迟疑,其实并非完全不能透露。

我们采用物理制冷技术,大幅减少了化学制剂的使用。

至于具体原理,我也难以详细说明。

不如直接参观实验室吧。

众人乘电梯抵达实验室。

比特刚进门就瞪大眼睛——在场竟有多位外国专家,其中几位甚至是国际知名学者。

他指向一名研究人员:那位不是西门子的首席工程师吗?

比特先生认识他?

话音未落,比特又指向另一人:等等!那是多伊尔·伊莱肯?英国皇家学会的物理学家?

短短几分钟就遇见两位学术泰斗,比特震惊不已。

这家青山空调厂凭什么能吸引这等顶尖人才?

林先生,您总能给人惊喜。

请随我来——

林朝羽正要引路,多伊尔·伊莱肯突然拦住众人:实验重地,闲人免进!

说罢直接将门关上。

比特满脸错愕,林朝羽却习以为常:抱歉,他向来这般脾气,连我这个老板也不例外。

我们去其他实验室看看吧。

其余实验室虽无顶尖学者坐镇,但设备一应俱全。

某些精密仪器甚至超越日本同行水准。

由此可见,这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绝不吝啬。

否则怎能请动多伊尔·伊莱肯这等人物?

经过一系列评估,比特确认青山空调制造厂确实具备成为福特汽车供应商的资质。

但这远远不够!

他们需要将考察报告带回总部进行全面审核,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价格!

比特向林朝羽直言,尽管青山空调的舒适度令人满意,但核心技术仍缺乏竞争力。

即便日本的技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其先进性无可否认。

因此,青山空调若想真正拿下订单,就必须大幅降低报价——不是几块、几十块的让步,而是数千元的降价幅度。

然而,林朝羽会轻易相信吗?

比特这家伙,显然不是省油的灯。

他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完全忽视,必须有所保留。

现场谈判时,林朝羽并未直接亮出底牌,而是回应道:“我们会内部讨论福特的要求,但企业的核心是盈利,而非慈善,希望比特先生能理解。”

送走比特后,总经理低声问道:“这老家伙最后那番话,会不会是在暗示索贿?”

林朝羽摇头道:“他的薪资足够维持富裕生活,没必要为这个项目冒险。

他真正的意图,是替福特争取更大利润空间,借此增加自己未来晋升总裁的筹码。”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林朝羽淡然回答:“只需报价比日本低15%到20%。

如果他们降价,我们再跟进调整,没必要一开始就暴露底线。”

目前,福特销量全球第一,但随着日本车企崛起,未来五年其市场份额将大幅下滑。

此外,德国大众一旦进军亚洲市场,也将成为强劲对手。

即便此次合作不成,青山空调依然前景广阔。

因为他们背后还有华夏二汽的支持——一旦二汽推出民用轿车,青山空调将成为独家供应商。

此外,若能向英国政府捐赠数亿港币,青山空调极有可能成为英国汽车品牌的官方指定供应商。

在这个时代,只要技术过硬,就绝不会被埋没!

林朝羽在香江短暂停留后,便收到了来自福特汽车的邀请,成为其车载空调供应商。

福特直接下单一百万台,总价值五十亿港币!

这一消息令日本空调企业震惊不已。

小主,

他们自诩技术领先,节能高效,却意外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