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误导不明真相的公众

汇丰银行的股价,也随之大幅下挫……

汇丰银行内,沈弼盯着报纸,面色骤然阴沉。

他与林朝羽之间确有隐秘往来。

但十亿港币借款以百分之二利率发放,完全合乎银行条款。

青山集团在汇丰的存款远超十亿,高达五十亿。

此类储户本就享有特殊优待,甚至免息借款也属合理。

未料竟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误导不明真相的公众。

若不及时澄清,汇丰股价恐将持续崩盘。

可解释前,他必须先行征询林朝羽的意见。

电话接通后,接听的却是林朝羽助理。

对方告知,林朝羽正赴大陆洽谈半导体合作,约一周后返港。

沈弼愕然:“你是说,林先生对媒体报道毫不知情?”

“应当如此。”

“明白了。”

挂断电话,沈弼立即召来助理,要求联络香江媒体至香江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彻查涉事报社。

……

发布会上,沈弼直面媒体澄清:“诸位记者应当了解,我行对大额储户向来提供更高存款利率。

企业级客户存款超亿元时,双方将协商定制利率以维系合作关系。

“拥有数十亿存款的客户,无疑是我们最顶层的VIP,他们的存款利率最高可达10%。

为了吸引并留住这些巨额资金,银行会与他们签订一系列协议,包括低息甚至无息贷款。

这完全符合银行的利益,也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作为执行总裁,我确实享有某些特权,但这些特权的前提是对方必须是汇丰银行的重要客户。”

“因此,向林先生提供2%的贷款利率是合理的。

如果各位有疑问,可以向相关部门求证。”

一名记者随即追问:“林先生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具体数额是多少?”

“这涉及客户隐私,不便透露。

不过,你们可以根据我刚才的说明自行推测。”

几十亿?

在场的记者都不傻,自然能猜到。

但传闻林朝羽在青山银行的存款就有数十亿,外加大量黄金储备。

如今他在汇丰银行也有同等规模的存款,他的财富究竟有多少?

更令人疑惑的是,既然他如此富有,为何还要贷款?仔细一想,通过存款高利率和贷款低利率的组合,他岂不是能从银行赚取可观的利差?

原来如此!富人的财富之所以持续增长,正是因为他们连存在银行的钱都能创造额外价值。

这就是差距!

“沈先生,您为何能在短时间内从大班晋升为总裁?”

沈弼早已料到这个问题,他从容回应:“原因很简单——我为汇丰银行创造了显着价值。

当然,仅凭争取到林先生这样的大客户并不足以让我直接坐上总裁之位,毕竟资历尚浅。”

“但我的前任因重大失误导致银行蒙受巨额损失,而当时又缺乏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我得以接任。

至于外界猜测是林先生推我上位,这虽有部分原因,但你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银行的利益!银行和企业一样,需要业绩和盈利。

林先生是我的客户,他支持我合情合理。

但这其中绝无贿赂行为。

此外,报纸上提到的某些条款纯属虚构。

“汇丰银行与一般客户的贷款往来,和报纸上披露的并无差别。

但涉及企业贷款时,由于附加了额外条款,因此报道中的排序存在谬误。

若诸位存疑,可自行查证。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蓄意的诋毁,意图抹黑汇丰银行与青山集团的关系。

在此,我恳请各位媒体朋友切勿传播不实信息,否则汇丰银行法务部将依法追责。”

那么,报纸的内容依然是虚假的?

这……

究竟是谁在背后针对林朝羽?

难道是因为林朝羽近期在香江的活跃举动引发了他人的眼红?

但林朝羽始终回避此类话题,又是出于何种考虑?

维护企业声誉本是首要任务,为何他迟迟不作为?

众人难以揣测林朝羽的意图,更无法理解他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