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愿在家久留

习惯了这种节奏的老外,自然不愿在家久留。

回家学习?

更不现实。

他们的娱乐选择远比香江丰富。

想在短短五六年掌握这门技术,几乎不可能。

更何况,还有语言障碍的存在。

那些老外不像华夏人,听到穴位或中医术语就能理解。

他们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听懂师傅的讲解。

否则一知半解,根本不可能获得行医资格。

综合这些因素,老外至少需要十五年才可能学到这类秘方。

而现在就掌握,显然有问题。

林朝文详细询问了医理和技术细节后,让许漫丽送老中医离开。

随后他找来李茂来,将事情原委告知,并派其赴漂亮国调查。

调查方向有三:

一是那名白人的背景,包括资金账户、家庭状况等。

二是其师承,同样需查证资金往来、生活轨迹及国内亲属情况。

三是医馆的运营细节,所有管理层和医师都需彻查。

林朝文限时一个月,要求务必查清真相。

如有需要,可直接联系他寻求协助。

为确保调查顺利,他拨付李茂来一千万港币经费,并向港督府申请了荣誉职位。

此举既便于行动,也能在意外时提供保障。

此外,他还抽调五名贴身保镖暗中保护李茂来。

处理完这些,天色已晚。

林朝文走到陈琪芸身旁,轻拉起她:“芸姐,好久没尝诗雅的手艺了,孩子们总念叨你。

今晚一起回家吃饭吧。”

“……好。”

“别愁眉苦脸的,小心小家伙们又闹脾气……”

“林总,这是李茂来经理传来的资料,请您审阅!”

半个月后,林朝羽正在审阅一份企业扩充计划时,许漫丽将一叠厚重的文件递到他面前。

看到近百页的资料,林朝羽不由得眉头紧锁。

李茂来是不是疯了?

就算查到了这么多信息,也没必要全堆给他看吧。

挑出关键部分,让他掌握核心内容就足够了,剩下的他自然能推断出来。

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看了又能有多大意义?

然而,当他随手翻阅时,却发现李茂来早已用红笔将重点内容一一标注。

这些标记之处,恰恰是整件事的关键线索。

看完资料后,林朝羽已经对整个事件的脉络了然于胸。

尽管李茂来并未给出明确结论,但林朝羽已经猜到了答案。

这分明是对手在背后搞鬼!

那个白人名叫豪斯曼·杜鲁,曾在漂亮国一家规模不大的医药公司担任制药研究员。

一年前,他从该公司离职,随后进入青山医馆开设的培训班学习。

由于表现突出,他被破格提拔为青山医馆的学徒。

在此期间,他展现出惊人的医学天赋。

看到这里,林朝羽便已断定,此人加入青山医馆必定另有所图。

一个天赋异禀的人,怎么可能甘愿屈就当学徒?

要知道,青山医馆的学徒每月仅有不到三百美元的补贴,根本没有正式薪资和奖金。

一个自视甚高的白人,若不是另有目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既没有小说般的爱情桥段,也没有复仇戏码,他的动机显然不纯。

半年的学徒期后,豪斯曼·杜鲁因表现优异,被破格晋升为助理医师。

作为助理医师,他已能独立诊治部分病人。

在用药和治疗手法上,他再次展现出非凡的天赋,最终被青山医馆的一位老中医收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