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年轻修士们举起手中的联语,百姓们唱起新编的《归心谣》:“春风起,心灯明,九域同,万境宁;佛魔融,道儒和,守初心,归一心……”歌声在春风中回荡,穿透九域的山川河流,传到渡心桥,传到传心谷,传到衡心台,传到每一个有守心者的角落。
小主,
墨尘站在人群中,听着歌声,手中的粟粥早已温热。他看着天空中的纸鸢,看着坛前的百姓,看着年轻修士们眼中的坚定,突然明白,自己早已不是“传灯人”,而是“守心者”中的一员——就像老槐树上的一片新叶,守心坛前的一粒青石,平凡却与整个九域融为一体。
“墨尘先生,您也来放纸鸢吧!”年轻的佛修递过来一只纸鸢,上面画着守心坛的景象,“这是弟子画的‘万境归心’,您来试试!”
墨尘接过纸鸢,在孩童的指导下,轻轻一扬手,纸鸢便乘着春风飞上了天空。他握着线轴,感受着纸鸢传来的拉力,仿佛握住了九域众生的初心——那是老农对麦田的坚守,是修士对守护的执着,是孩童对温暖的向往,是每一个平凡人对安宁的守护。
就在这时,坛前的大锅旁传来一阵骚动。老农不小心打翻了盛麦粉的袋子,麦粉撒了一地,年轻的魔修见状,立刻用玄力将麦粉聚拢,佛修则取出净水,与麦粉和在一起,笑道:“无妨!我们做麦饼,给大家当点心!”
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有的揉面,有的生火,有的调味,原本的“意外”竟变成了一场热闹的“麦饼宴”。墨尘放下纸鸢线轴,也走上前帮忙揉面——他的动作不算熟练,却格外认真,指尖的“心”字青石在面团上印下小小的痕迹,像是在将“初心”揉进每一块麦饼里。
“先生,您揉的麦饼上有‘心’字呢!”小姑娘指着面团喊道。
墨尘笑着点头:“是啊,每一块麦饼里都藏着一颗初心,吃了它,就能守住本心,不丢不忘。”
百姓们闻言,纷纷效仿,在麦饼上印下“心”字,有的用手指,有的用木模,还有的用鲛人的珍珠压出痕迹。不一会儿,坛前飘起了麦饼的香气,每一块麦饼上都带着“心”的印记,像一颗颗跳动的初心,在春风中传递着温暖。
夕阳西下,春风渐柔。守心坛前的人群渐渐散去,孩童们抱着吃剩的麦饼,在槐树下睡着了,嘴角还沾着麦粉;老农收拾着大锅,哼着《归心谣》,脚步虽缓却格外坚定;年轻的修士们则围坐在守心灯旁,听玄悲讲当年墨尘弑天、云霁引碑林的故事,眼中满是对初心的敬畏。
墨尘站在坛顶,望着九域的方向——渡心桥的灯火已亮,传心谷的佛灯在闪烁,衡心台的月光石泛着柔光,归心村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便是“万境归心”的真意:不是所有地方都一模一样,而是每一处都有坚守的初心,每一境都有温暖的灯火,最终汇聚成九域的安宁。
他走下坛顶,朝着归心村的方向走去。春风吹起他的衣角,腰间的“心”字青石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在与九域的春风共鸣。他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守心坛的灯火不会灭,九域的初心不会丢——年轻的修士会将故事传下去,百姓会将麦饼的香气传下去,孩童会将纸鸢上的“心”字传下去,而他,会化作归心村的一缕春风,守心坛前的一粒麦种,在岁月中守护着这份“万境归心”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