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训练令人沮丧。木曲儿需要感知姚浏的能量波动,并通过冥想引导它影响特定物体——开始是一个羽毛,要求只能让羽毛尖端微微颤动。
“太弱了...又太强了...”张大师不断纠正,“不是用蛮力,是用意念引导。感受能量的流动,像引导水流一样轻柔。”
木曲儿汗流浃背,精神高度集中后的疲惫感让她几乎虚脱。姚浏的存在时强时弱,似乎也在挣扎着控制这种无形的力量。
第二天稍有进步,羽毛能够规律地颤动了。但当他们尝试影响更重的物体——一张纸片时,又回到了起点。
“压力太大了,”晚上,木曲儿对苏雨倾诉,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全国观众都会看着,科学家会质疑,而我们要表演这种...这种本应是神圣连接的事情。”
苏雨轻轻拥抱她:“这不是表演,是证明。证明爱能创造奇迹,证明有些东西超越常规理解。”
特训第三天,转机出现了。姚教授带来了一套精密的反馈设备,可以将能量波动转化为音频信号。这样木曲儿可以“听到”能量的强弱,更好地进行控制。
“科学和灵性的结合,”姚教授微笑说,“有时候,我们需要技术来理解超技术现象。”
随着反馈设备的加入,训练效率大大提高。到第五天,木曲儿和姚浏已经能够精确控制纸张悬浮的高度和持续时间。
第二周开始,训练内容升级。他们需要影响电子设备——让灯泡以特定频率闪烁,让收音机切换频道,甚至让手机屏幕显示特定信息。
这是最困难的部分。电子设备比物理物体更加敏感难以控制。多次尝试后,木曲儿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甚至开始怀疑这是否可能。
就在这时,姚浏的父母来访,带来了一个惊喜——姚浏童年时代的玩具箱。里面有他最喜欢的积木、小汽车和一个已经褪色的泰迪熊。
“也许这些能帮助你们,”陈静温柔地说,“这些都是姚浏深爱过的东西,应该蕴含着强大的情感能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