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北疆交涉

就在陈稳与石墩于伪宋南方悄然播撒荆棘之际,陈朝北疆,另一场不见硝烟的博弈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幽州,节度使府邸改建而成的北疆行辕。

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雪前的铅云。

契丹使臣,一位名叫耶律斜轸的宗室贵族,身着锦袍,下巴微扬,眼神中带着草原雄鹰般的倨傲与审视。

他再次将那份措辞强硬的国书副本,推到了北疆经略使,同时也是陈朝宿将的韩通(与已殉国的韩通非一人)面前。

“韩经略,”

耶律斜轸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口音,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我主承天太后(萧太后)之意,已表述得十分清楚。”

“去岁风雪成灾,草原各部生计艰难,牛羊冻毙无数。”

“以往与中原之茶马盐铁贸易,数量须增三成,价格需降两成,且需开放云州以北三处新设榷场,由我大辽专营。”

“此外,贵国驻防于拒马河以北三寨的兵卒,需后撤五十里,以免滋生误会,惊扰我边民放牧。”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逼视着脸色铁青的韩通。

“此乃维系两国和平之基石,亦是太后仁慈,不愿再见兵戈之象。”

“还望韩经略速速决断,并奏明贵国皇帝陛下。我在此,静候佳音。”

韩通握着国书副本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哪里是谈判?分明是趁火打劫!

增加贸易量并降价,已是在割肉;开放专营榷场,更是将边境经济命脉拱手让人;至于后撤边防哨所,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领土要求!

他强压着怒火,沉声道。

“贵使所言条款,关系重大,非是本官所能裁定。本官已八百里加急,奏报朝廷,请陛下圣裁。”

耶律斜轸嗤笑一声。

“圣裁?韩经略,明人不说暗话。”

“贵国新君登基不过数载,去岁又遭天灾,国力未复。”

“此时若北疆再起烽烟,恐怕……非贵国所愿吧?”

“太后耐心有限,还望贵国……识时务为好。”

说完,他拂袖起身,带着随从扬长而去,留下满堂压抑的愤怒与屈辱。

消息传回汴京,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主和者认为,陈朝确需时间休养生息,不宜与契丹这等强邻轻启战端,可适当让步,以换取和平。

主战者则慷慨激昂,认为契丹欺人太甚,若此番退让,日后必得寸进尺,国将不国,主张调集兵马,严阵以待。

年轻的新帝陈弘端坐于龙椅之上,听着下方臣工的激烈辩论,面容沉静,看不出喜怒。

唯有藏在袖中微微蜷起的手指,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知道,这不仅是北疆安危的问题,更是对他这位新君威望与决断力的巨大考验。

退,则国威受损,民心涣散;

战,则国力消耗,风险难测。

退朝后,陈弘立刻召见了张诚与王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