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中,箭矢告罄,粮草断绝。
守城军民,已是到了掘鼠罗雀、易子而食的绝境。
靖康元年,二月初七。
金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城破。
王禀独自一人站在残破城楼,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入的金军铁骑,脸上不见半分惧色,唯有无尽的悲凉。
他缓缓转身,朝着遥远的汴梁方向,叩首一拜。
“臣,王禀,有负圣恩......”
悠悠一语,随风而散。
随后拔出腰间佩剑,横颈自刎,血染青天。
一代忠良,力战殉国。
......
滔滔黄河,冰封千里。
一支由数百人组成的使团,正在这冰封的河面上,艰难北行。
寒风如刀,刮在每个人的脸上,却远不及众人心中的那份冰冷与沉重。
作为主持此行议和的大臣,秦桧手持一本书卷,站在队伍最前列。
一袭素色官袍,在这片苍茫的雪白天地间显得格外单薄。
遥望北方那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座依旧沉浸在虚假繁华中的都城,神情复杂。
太原已失,王禀殉国。
这消息,早在三日前便已传到了他的耳中。
他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着一腔热血,说服天子,力战金人,不落国格。
可到头来,终究是个笑话。
回想起自己近一年以来的努力,只觉心头一阵无力。
想起月余之前,金銮殿上那场荒唐的争论。
想起御座上,那位一心只求安逸,视前线将士努力于无物的道君皇帝。
亦想起了那位始终隐于山野,仿佛早已看透了这一切的青衫身影。
“这般天下,这般国君......”
秦桧缓缓闭上了双眼,将手中那卷早已被他翻阅了无数遍的《京华杂谈》轻轻放下。
心头只剩下一片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
“亡国之臣,何谈忠义?”
“议和、议和...倒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