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车上的一台能量监测仪发出了轻微的蜂鸣警报,指针跳动了一下。
莫里斯博士的脸色彻底变了,他猛地看向监测数据,又惊疑不定地看向能量罐和一脸“严肃”的沈翊。
“...立刻去准备三级无菌操作台和NL-700型纳米激光雕刻仪!要最快速度!”莫里斯博士对着身后的一名研究员低声吼道,语气已经带上了急切。他不敢赌,万一这个流民说的是真的,出了事故,雷克·金绝不会放过他。
沈翊心中冷笑,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专家”的凝重表情。
等待设备的时间,莫里斯博士试图从沈翊这里套取更多关于能量罐的信息,但沈翊的回答要么是高度专业的、让人听不懂的术语组合,要么就是关键处的语焉不详,用“需要具体数据支持”、“必须看到内部结构才能确定”来推脱,反而把莫里斯博士唬得一愣一愣,不敢再轻易质疑。
很快,沈翊要求的设备被送进了观察室,连接到了单向玻璃后的实验室接口。通过机械臂,可以远程操作这些设备对能量罐进行作业。
真正的“解析”工作开始了。
沈翊将能量罐放置在操作台上。他的手指看似在笨拙地适应着远程操纵杆,实则每一次移动都精准无比。
启动武器重构蓝图(深度解析)!目标:银白色能量罐!全面扫描内部结构!逆向工程“生命萃取”技术原理!
小主,
消耗图谱能量:15%!当前图谱能量:212%!
在他的视野中,能量罐的复杂结构被一层层剥开,无数关于能量转换、生物力场束缚、基因物质提纯的精妙技术如同潮水般涌入系统,被记录、分析、生成完整的重构蓝图。这远比他之前粗略扫描时要深入和细致得多!
同时,他也在战术模拟战场中,同步进行着另一项工作。
模拟场景:基于已获取的“钢铁壁垒”科技风格(凯斯的装甲、悬浮车、研究所设备),模拟设计“能量罐稳定外接接口”及“可控能量输出模块”蓝图。要求:功能上满足基本稳定和输出,技术上符合“钢铁壁垒”认知水平,但内部预留三处隐蔽逻辑陷阱与后门(可远程触发过载、能量逆流、或特定频率引爆)。
推演完成!获得:伪装的技术解决方案(含陷阱)。
现实中,沈翊操作着激光雕刻仪,开始在能量罐的特定区域进行“精密的”加工和“稳定化”处理。他时不时会报出一连串复杂的数据和参数,要求莫里斯博士那边的仪器进行配合测量和能量注入。
莫里斯博士和他的团队忙得团团转,记录着海量的数据,看着屏幕上那些虽然看不懂但感觉极其高深的结构图和能量流图,以及逐渐“稳定”下来的能量罐读数,他们对沈翊的怀疑渐渐被一种震惊和敬畏所取代。
这个流民,似乎真的掌握着他们无法理解的尖端技术!
几个小时过去,沈翊长吁一口气,停下了操作。
“初步稳定和接口改造完成了。现在它至少不会莫名其妙爆炸了。”沈翊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显得有些疲惫,“通过这个外接接口,可以安全地提取少量生命能量用于研究。但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更复杂的转化装置,那需要时间和我之前被你们收缴的那些装备里的特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