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沉入战术模拟战场,时间感被无限拉长。
沈翊的思维化身在虚拟的研究所结构图中高速穿梭,以收集到的所有线索为基点,疯狂推演着那个神秘“幽影”的行动模式。
货运电梯的脚印、B7实验室通风管道的能量发射器、图书馆的能量残留...这些点被一一标注在虚拟地图上,由系统进行超高速的轨迹模拟和概率计算。
模拟进行中...基于目标行为模式(谨慎、熟悉环境、利用通风系统及监控盲区)、能量特征、时间戳,计算其最可能的活动区域及路径...
计算完成。目标有73%概率在接下来12小时内,于以下时间段出现在以下区域:
1. 凌晨01:30-02:00,经由B7层东侧备用管道,再次前往实验室通风管道进行设备维护或信号增强。
2. 上午09:00左右,前往中央数据库外围走廊,疑似进行数据交换或监听。
3. 下午15:20,高概率出现在第3能源核心室(位于研究所深层),该区域能量背景辐射极高,可完美掩盖其能量屏蔽涂层的微弱特征。
三个时间点,三个地点。
沈翊的意识聚焦在第一个预测上。凌晨的B7层实验室,这无疑是最危险,但也可能是机会最大的地方!
制定行动计划:优先选项1(B7实验室潜伏抓捕)。推演成功率:41.2%(基于宿主当前战力、环境因素、目标可能反抗强度及未知变量)。风险:极高(可能惊动维克多、暴露宿主实力、引发大规模冲突)。
制定备用方案:选项2(中央数据库外围拦截)。推演成功率:55.7%。风险:中高(可能无法获得决定性证据)。
制定观察方案:选项3(第3能源核心室远距离观察确认)。推演成功率:89.3%。风险:低(仅确认目标身份,无法直接接触)。
沈翊没有丝毫犹豫。41.2%的成功率,对于特种兵而言,已经足够冒险一搏!他需要证据,需要抓住对方的尾巴,而不是远远地看上一眼。
开始深度模拟B7实验室潜伏抓捕...加载环境细节...加载目标可能反应模式...加载宿主可用资源(包括新天赋‘能量视觉’、‘能量汲取’)...
无数种可能性在虚拟世界中展开、碰撞、湮灭。沈翊一次次地尝试,寻找着那一条最有可能成功的行动路线。
外界的时间仅仅过去了几分钟。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午餐已经被无声地放在门口。他取回餐盘,机械地吞咽着高能量的营养膏,味同嚼蜡,所有心神都沉浸在刚刚完成的无数次模拟中。
一个极其冒险,但成功率最高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他需要等待夜幕降临。
下午,沈翊再次前往中央数据库,以“需要核对一些能量参数”为由,继续进行“研究”。他表现得比上午更加专注,甚至有些焦虑,仿佛遇到了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夜莺一如既往地守在阅览室外。
而在数据库内,沈翊的手指在操作台上飞舞,调取的却并非纯能量理论,而是研究所内部的安保巡逻日志(B级以下权限可访问部分)和能源分配记录。
图谱系统,记录当前安保巡逻路线及时间节点。重点标注B7区域及周边通风管道维护口的巡逻间隙。
分析能源分配记录,查找近期(尤其是夜间)第3能源核心室的异常波动或计划外维护记录。
海量的数据流入又被快速筛选。战术模拟战场同步开启,将新的数据纳入计算,微调着夜间行动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