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管器材存放点太分散,建议集中设置几个核心损管站!”
“舰桥视野有盲区!左舷前向观察受限!”
杜尔瓦和他的设计团队飞快地记录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可以立刻修改的细节,亚历山德罗当场拍板决定修改。
最后,他再次走到蓝图前,目光深邃地注视着那艘凝聚着野心与技术的钢铁巨舰雏形,对总工程师杜尔瓦做出最终指示:“整合所有意见,优先集中资源,解决动力稳定性、‘鹰眼’测距仪、主炮升级、舰员生活保障这四大核心问题。进一步优化舰体内部布局,减少非必要的冗余结构,把每一吨重量都分配给装甲、武器和动力。我要的,是一柄更快、更准、更硬、更能持久的‘撒丁之矛’。”
杜尔瓦面露难色,但眼中更多是接受挑战的斗志:“大臣,这些改进……尤其是新型测距仪和210毫米炮的技术风险与成本……”
亚历山德罗抬手,果断地打断了他:“我很清楚。眼下王国的财政重心,必须优先保障陆军整合半岛、威慑南方潜在动荡。大规模的海军造舰计划不得不延后,‘撒丁号’的建造工程暂缓。”
在众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时,他话锋一转,斩钉截铁,目光灼灼:“但是,设计研发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图纸要不断完善,细节要持续优化,所有的技术难关,必须全力攻关。‘鹰眼’测距仪的样机、新型蒸汽机的验证机、210毫米炮的试验炮,要尽快造出来进行测试。资金从海军部的技术储备金和科斯塔集团的‘特别研发基金’里出。我要的是,当王国财政渡过难关,当军费再次向海军倾斜时,我们拿出的不是一份过时的方案,而是经过充分验证、性能可靠、随时可以投入建造的、足以领先欧洲同级别舰船的‘撒丁级’改进型巡洋舰的完美蓝图。明白了吗?”
“是,大臣阁下/老板。” 杜尔瓦、设计师们以及所有技术人员的精神为之一振,眼神中重新燃起炽热的火焰。这不是停止,而是为了下一次更强劲爆发而进行的蓄力与蛰伏。
亚历山德罗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那承载着意大利海军深蓝梦想的图纸,转身大步离开设计室。窗外,造船厂巨大的船坞里,工人们正在为几艘战舰的维修和商船的建造而挥汗如雨。钢铁的碰撞声、铆钉枪的嘶鸣声,如同这个新生国家迈向海洋的坚定心跳,铿锵有力。
“撒丁号”虽未开始铺设龙骨,但它的灵魂与锋芒,已在绘图室冰冷的线条与工程师们滚烫的野心中,悄然铸就。驶向深蓝的利剑,终有一日会破浪而出,寒光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