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也想过直接称帝,但他有自知之明,如今大汉威严尚存,天下士人向汉,如今称帝,是天下人尽皆反他,称帝时,就是自己人头落地之时,董家灭族之时。
刚才听到自己谋士李儒为自己规划,争霸天下的路线,能慢慢从汉家接过权柄。激动不已。同意先迁都长安。
大笑道:“文优真大才也,到事成后,汝为第一功臣。吾欲将迁都之事交于汝。”
李儒对董卓行礼说道:“谢明公信任。”
关东联军为波彦庆完功,回到各自营地休息。
第二日,联军大帐,众人再次商议讨董事宜,汜水关如今有十万人驻守,不可能再次攻城。也不敢分兵,怕汜水关里董军出关,把他们一一吞掉。眼下该如何是好?
此时传令兵带来消息说,董卓带着六万多大军往洛阳去了。
袁绍又欲率全军攻打汜水关,为袁家报仇,又被众人劝住,说虽然董卓带走六万余人撤回洛阳,但是汜水关里还四五万人,也是不易攻破。
如今董卓带兵回去,也能放心分兵攻打各关隘,进军洛阳。
接下来各路诸侯带兵离开联军大营,分不同方向进攻洛阳。豫章太守部与袁绍、鲍信、公孙瓒与陶谦五路诸侯留下来牵制汜水关敌军。不让其对其他关隘增兵。
各路诸侯连续攻打各关隘近三个月时间,没有任何进展,反而损兵折将,慢慢起了其他心思,反正也攻破不了关城,懈怠起来,每日到关城外溜达一圈返回营地。
派出征粮队在周围劫掠,补充营地钱粮。各关隘附近百姓都逃往他处,躲避兵灾。
这时董卓已经带着汉帝刘协与朝廷众大臣先行赶到关中长安,布置好关中守卫力量。大军在后面驱赶洛阳百姓往关中而去。
洛阳各关隘,董卓的兵马也在陆续撤离,也往关中而去。
关东联军通过斥候传回的消息,知道董卓跑到了长安。各关隘也没有剩下多少人。纷纷攻进各关隘,欲先赶往洛阳捞好处。
汜水关也被五路诸侯攻破,关内董军被俘,袁绍欲杀之泄恨,波彦听到这些俘虏中有一个将领叫张辽。赶紧劝住袁绍,行礼说道:“盟主,吾豫章缺人,吾欲把这些俘虏带到豫章,充作奴隶采矿,也赎他们从董卓之罪。可否把这些人交于吾,吾也可用钱粮换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