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名的压力与新的挑战

第48名,意味着他们刚刚卡线进入线下工作坊。

这个位置极其危险,不仅距离下一轮淘汰线咫尺之遥,更意味着他们在接下来的线下环节中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更挑剔的目光。

一种无形的沉重感笼罩在实验室上空。

苏想看着那个排名,手心微微出汗。

现实的残酷再次清晰地摆在面前——全球赛场上,强手如云,一丝一毫的瑕疵都可能被放大。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

苏想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排名已经定了。线下工作坊和随机答辩才是关键。我们必须比其他人准备得更充分才行。”

她的话将三人的注意力拉回了现实。

“苏想说得对。”

陈知行推了推眼镜,目光恢复锐利,

“排名只是暂时的。线下环节变数更大,尤其是随机组队,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机会?”

周炽皱眉。

“嗯。”

苏想接过话,眼神亮了起来,“随机组队,考察的是个人能力和即时协作。”

“如果我们在这种赛制下表现出色,反而能证明我们的实力不是靠运气或者单一核心,更能打那些质疑的脸。”

她想起了之前内部模拟时自己的表现,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焦躁的周炽和愤懑的李泽川都稍稍冷静了些。

压力之下,四人团队再次凝聚起来,投入了更加疯狂的备赛。

他们模拟了各种可能抽到的题型,练习在极端时间压力下的沟通和协作,尤其是苏想,她疯狂地弥补着自己基础知识的短板,同时不断锤炼着自己那种独特的“融合翻译”能力。

出发前往深圳的日子很快到了。

为了节省经费和保持低调,他们选择了最普通的火车硬卧。

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旅程,车厢里混杂着各种气味和喧哗。

周炽和李泽川显然很不适应这种环境,周炽抱怨连连,李泽川则全程冷着脸,戴着耳机隔绝世界。

陈知行依旧安静,拿着资料在看,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他也并不舒适。

只有苏想,对这种环境似乎适应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