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评审前夕

科研处考虑到“北斗”团队在复杂系统建模和算法诊断方面的专长,便将这个任务指派了下来。

“帮港商修机器?”

周炽第一个表示不解,“咱们的863项目还不够忙吗?”

陈知行翻阅着科研处转来的、有限的技术问题描述,眉头微蹙:

“问题描述很模糊,只说特定图案良品率低,缺乏具体的过程数据和算法逻辑。难度不小。”

苏想看着资料,想起顾延舟那次失败的“浪漫晚餐”,心情有些复杂,但很快投入到技术问题本身:

“如果能拿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系统日志,或许能通过我们的模型反向诊断出问题所在。”

李泽川最后晃悠进来,听明白原委后,嘴角勾起一抹极具嘲讽的弧度:

“哟,咱们的顾大老板这是唱哪出?钻石项链和玫瑰花不好使,改走【科教兴国】路线了?

还是他那条宝贝生产线终于把他那套【资本万能论】给卡壳了,不得不低头来找我们这些书呆子帮忙?”

他的毒舌一如既往的犀利,且精准地戳中了顾延舟前后行为矛盾的核心。

“川子!”

周炽忍不住笑出声。

陈知行无奈地摇了摇头。

苏想也有些哭笑不得,但不得不承认,李泽川这话虽然难听,却并非全无道理。

尽管内心各有想法,但既然是学校官方下达的协作任务,团队还是决定接下。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挑战,也可能是一个将模型应用于更广阔工业场景的机会。

第一次项目对接会,在北大的一间会议室举行。

顾延舟带着他的两名技术助理准时到场。

他依旧风度翩翩,穿着考究的西装,但眉宇间难掩一丝疲惫和焦虑。

看到【北斗团队】四人,他主动起身,态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