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课堂上的交锋

明德大学新建的“神经-量子计算联合实验室”大型阶梯教室内,空气里弥漫着新装修材料的淡淡气味和一种无形的、绷紧的张力。巨大的全息屏幕悬浮在讲台上方,此刻正展示着一个复杂精细的氟代季铵盐分子模型,冰冷的蓝色线条勾勒出它独特的结构。台下坐满了研究生和部分年轻讲师,目光聚焦在讲台。

周鹏站在全息投影的光晕中,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温和而自信的微笑。他手持激光笔,光束点在分子模型的核心氟代烷基链上。

“…所以,高度氟代烷基链赋予此类季铵盐超凡的疏水疏油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对细胞膜,尤其是神经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无与伦比的穿透能力。” 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如同最优秀的学术演说家…

他的讲解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无可挑剔。然而,坐在教室最后排角落的林可,却如同置身冰窟。

她穿着宽松的便装,巧妙地遮掩着背部的固定带和怀中小背包里那个冰冷的铅罐——陆浩宇的“遗产”,那微量的Ac-227异构体催化剂。铅罐紧贴着她的身体,那细微却持续不断的“沙沙”声,如同无数冰冷的虫子在罐内爬行,透过背包布料和她的肌肤,清晰地传入她的感知。每一次轻微的震动,都伴随着手臂针孔印记一阵微弱的、警示般的脉动。这异样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怀中之物的危险与活性,也让她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星N生物科技的触须离她有多近。

周鹏的课,就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

……

不能再沉默了!

就在周鹏准备继续他的“科普”时,一个清冷、略带沙哑,却异常清晰的女声从教室最后排响起,穿透了短暂的寂静:

“周老师关于氟代化合物穿透性和局部电磁场的论述很精彩。”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角落站起来的林可身上!周鹏镜片后的瞳孔猛地一缩,随即又恢复如常,脸上挂起一丝“惊喜”的笑容:“哦?林可学姐?您也对这些基础理论感兴趣?真是荣幸。”

林可无视他的虚伪,一步一步,忍着背部的隐痛和铅罐持续的冰冷“沙沙”声,缓缓走向讲台前方的过道。她的步伐不快,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吸引了全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