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勇的威胁像一张不断收紧的网。
校园里的谣言并未因王石安那次电话里的警告而彻底消散,只是变得更加隐蔽,如同暗流在冰层下涌动。
他变得更加谨慎,出行路线愈发不规律,甚至开始利用对校园监控死角的了解来规避可能的跟踪。
压力之下,他深知必须找到更主动的反击方式,被动防御只会让自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楚薇那边的深度调查需要时间,而“学府广场”项目的招标日期日益临近。
王石安决定不再坐等,他需要利用手头已有的线索,尝试撬开一道缝隙。
潭州理工大学老图书馆的密集书库深处,王石安借着手机微弱的光,再次翻开了母亲田玉兰的笔记。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略带霉味的气息,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
他已经将关键证据转移至此,暂时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但田志勇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迫使他必须更快地找到突破口。
他的指尖划过母亲娟秀而略显颤抖的字迹,停留在那一页反复提及的、语气中带着不安的描述上:
“……明远身边那位李干事,近日越发殷勤,总劝我安心,说陈家态度已有松动。可他看我的眼神,总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令人心慌……”
“李干事……”
王石安喃喃自语。
这个称呼令他猛然想起一个人,在“307档案馆”周唯正要告诉他母亲的下落,却被一个称为“李主任”的神秘人吓得快步离去。
而母亲笔记里提的“李干事”似乎与“李主任”隐隐重合。
之前,他只当李主任是校史研究室的普通管理人员,或许因职责所在才对敏感资料格外警惕。
但此刻,结合田志勇的疯狂反扑和母亲笔记中这份微妙的不安,一个更大胆、更惊人的猜想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这位李主任,恐怕不仅仅是档案管理员,他很可能就是当年陈家安插在父亲陈明远身边的“眼睛”,是导致父母悲剧的直接参与者之一。
这个想法让他脊背发凉。
如果猜测属实,那么李主任那天的阻拦,就绝非简单的“恪尽职守”,而是为了掩盖一段他亲身参与、且绝不愿被揭露的往事。
正当他沉浸在这个令人心惊的推论中时,书库深处传来极其轻微的、翻阅纸张的沙沙声。
有人!王石安瞬间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合上笔记,将自己更深地隐入两排高大书架形成的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