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已燃,便当燎原。
秦翊的命令无声地在心底响起,每一个字都化作了不可动摇的行动指令。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特殊感应装置传来的微弱悸动——那是神经末梢与海洋次声波场耦合时特有的刺痛感。
他闭上眼,感知顺着脊椎蔓延至整片海域。
这不是单纯的“听”,而是一种跨介质的场域意识:水流拂过礁石的纹理、鱼群尾鳍搅起的涡旋、对方舰船螺旋桨切割海水的金属谐振……一切在意识中具象为流动的数据图谱。
“韩队,”他的声音冷静得像手术刀,“北侧礁脉,贴底,姿态微调,偏东十五度。”
韩征瞳孔一缩,手掌拍向控制台:“执行!关闭主推进器,液压姿态组接管,航向3-4-5,下潜三十七米,贴紧礁脉!所有非必要系统休眠!”
命令迅速执行,“深鲨”号如巨兽蛰伏,喧嚣归于死寂,只剩维生系统的嘶嘶声和船体在水压下的细微声响。
指挥舱内,幽蓝灯光映着凝重的脸庞,汗珠滑落太阳穴。
舷窗外是千米深海的纯粹黑暗。
声呐屏上,红色扫描扇面如钟摆般规律扫过。
每一次掠过潜艇坐标,空气仿佛被抽空,呼吸停滞。
韩征盯着屏幕,指尖微颤,冷汗滑入衣领。
这已不是教科书式潜行,而是在危险边缘穿行。
秦翊口中的“喘息带”,是前辈用经验摸索出的隐蔽航线。
时间被水压挤压得粘稠。
每一秒都沉重而缓慢。
秦翊双目紧闭,感知通过特殊装置延伸。
他“听”到暗流撞击礁壁,“触”到水温变化,“嗅”到金属腐蚀的离子气息。
突然,他默数红扇间隔——18.1秒、17.9秒、17.8秒——第三次出现迟滞。
他抬手,做出停止手势。
“停航,悬浮。”韩征立即下令。
潜艇瞬间静止。
所有人屏息。
耳机中,金属嗡鸣清晰起来,带着令人心悸的节律。
秦翊睁眼,语速快而清晰:“间隔17.8秒,第三波后谐振有0.6秒延迟——声呐校准盲区。就是现在!全功率滑行,三秒!”
“滑行!”韩征沉声道。
“深鲨”号猛然窜出。
就在离位刹那,猩红扫描铺天盖地而来,一道聚焦声波精准锁定原位!
若晚半秒,便是灭顶之灾。
寂静过后,舱内响起粗重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