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实验室的特殊发现

那么,开始吧。

世界正在重建,但战争的余音仍在回荡。

军情七处,地下三层,终碑项目实验室。

空气里是冷却液和臭氧的冷腥味,干涩刺鼻,像铁锈在肺里刮。

中央服务器低沉嗡鸣,节奏稳定,却压得人胸口发闷。

指尖碰上金属台面,寒气顺着指缝爬上来,一路钻进骨头缝里。

技术主管站在主控屏前,白大褂皱巴巴的,眼底血丝密布。

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段被破译的画面——秦翊。

从接过旗帜,到用身体卡住旗杆,再到把那面染血的红旗升上残塔顶端,全过程被“终碑”记录仪完整捕捉。

尘土飞扬,火光映着他满脸血污的脸,雨水混着血水往下淌,在镜头下泛出暗红油光。

真正让人脊背发凉的不是画面本身,而是旁边滚动的生物数据报告:

“心率峰值240,乳酸堆积超致死阈值7倍,多处骨骼疲劳性骨裂……神经系统紊乱,皮质层活动……崩溃。”

主管的手指划过最后一行结论,嗓子里像是堵了块冰:“这人……早就该死了。”

“头儿!”年轻研究员凑过来,声音压得极低,“你看这儿——秦翊的神经信号模式,跟三年前阵亡的第七突击队队长……几乎一模一样。”

“不只是战术习惯,连应激反射路径都对得上号。”

主管眯起眼,沉默良久,才喃喃道:“难不成……这种东西,真能隔代传?”

他缓缓念出最终结论,语气像在宣读一份墓志铭:

“目标个体在认知完全崩解状态下,仍可精准执行高难度战术动作。现有生理学无法解释。推测存在‘跨代神经共振’现象。”

室内一片死寂,连机器的嗡鸣都仿佛停了一拍。

负责人——那位肩扛将星的老将军——站了很久,像尊不会动的石像。

他接过打印报告,纸页在他掌心微微颤动,发出沙沙轻响。

最终,他亲手将文件命名为《血脉协议》,权限设为“最高绝密”,然后锁进身后厚重的合金柜。

“咔”的一声,锁舌咬合,余音在空旷房间久久不散。

他转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沉重得多。

走廊灯光昏黄,墙上挂着一幅新画:笔触粗粝,一群模糊身影正托举着一角鲜红。

右下角没有印章,只有两行潦草字迹:无名画兵。

油彩未干,松节油混着铁锈味飘在空气里。

就在此刻,新岛广场。

清剿行动结束第七天,首次统一纪念仪式正在进行。

寒风卷着灰烬和碎纸,在焦黑断壁间呼啸穿行,刮得人脸生疼。

数万官兵与幸存者肃立原地,脚下大地仍冒着战火后的焦糊味。

楚瑶作为作战代表,站在主席台侧。

她没换礼服,一身战术装满是硝烟和尘土,护膝开裂,露出内衬的纤维。

主持人嗓子哑了:“楚队长,请您致辞。”

她摇摇头,没动。

下一秒,她转身,面对人群,单膝跪地——膝盖砸进水泥碎渣,咯吱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