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真人领旨后,当即闭关,调动“周天星辰镜”与皇家秘藏典籍,开始全力推演那异界坐标与降临之法。司天监与钦天阁亦高速运转,一道道密令传出,遍布大雍境内的观测点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将任何一丝不寻常的法则涟漪记录、上报。
然而,未等萧宸得到玄明的确切推演结果,源初灵界濒临寂灭所带来的影响,已如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大雍境内激起了愈发明显的涟漪。
最先传来急报的是西南边陲的炎离郡。
此地地下蕴藏着一条品质极高的火属性灵玉矿脉,不仅是当地修士修炼的重要资源,更关系着周边数郡的地火平衡,滋养着大片适宜耕种的沃土。然而,就在三日前,矿脉核心区域的温度骤然下降,原本灼热逼人的火灵之气以惊人的速度消散,裸露的灵玉矿石迅速失去光泽,变得灰暗、脆弱,仿佛被瞬间抽干了所有精华。依附矿脉而生的数种火系灵草一夜枯萎,负责看守矿脉的几位火属性修士更是修为隐隐不稳,体内真元流转滞涩。
紧接着,东北澜沧大泽亦生异变。
这片浩瀚水域水灵之气充沛,历来风调雨顺,物产丰饶。可近日,大泽核心区域无风起浪,水色变得浑浊不堪,水中灵气变得狂暴而混乱。大量水族生灵莫名躁动、死亡,栖息于此的水系妖族纷纷逃离。更令人心惊的是,泽中几处水眼竟有枯竭之兆,水位开始缓慢却持续地下降。
几乎同时,西方金戈原上报,地脉中的金铁之气莫名流失,导致数座正在开采的玄铁矿脉品质骤降,新出矿的铁胚变得酥脆易碎。东方青木林海则传来消息,林海中部分区域的古木生机衰退,树叶无端枯黄凋落,林间木灵之气变得稀薄。
这些异变并非惊天动地的灾难,却如同附骨之疽,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大雍的根基。它们分散在帝国各处,看似互不关联,但经由司天监汇总分析,一个清晰的模式呈现出来——所有异变,皆指向最基础的本源五行之力(金、木、水、火、土)正在发生程度不一的失衡与流失。
朝会之上,气氛凝重。
相关郡守、镇守使的奏报被一一宣读,字里行间透着困惑与不安。朝臣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是天灾,有人猜测是地脉自然变迁,更有少数嗅觉敏锐者,联想到之前北境的小型“法则漏洞”事件,隐隐感到一丝不寻常。
“陛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出列,他是保守派代表,掌管户部的李尚书,面色忧虑,“各地异象频发,虽暂未酿成大乱,然矿脉凋零、地气失衡,长此以往,恐伤及国本,动摇民心。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集中力量,查明根源,安抚地方,而非……而非分心于虚无缥缈的界外之事。”他话语委婉,但意思明确,对萧宸准备探索异界的决定持保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