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身普通青袍,气息内敛,不过天仙中期修为,在之前几位或气势磅礴、或背景显赫的天仙映衬下,显得毫不起眼。
台下顿时响起一些细微的议论和质疑之声。
向之礼对周遭目光恍若未闻,他环视一周,目光平静,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修士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与穿透力:“适才闻道友论金之‘利’,锋芒毕露,确为金道一途。然,金之道,非止于‘利’。”
他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一缕暗金色的仙元缓缓浮现,并未散发出凌厉气势,反而显得温润而厚重。
“金,禀西方肃杀之气,其性至刚,此为‘锐’,无坚不摧,是其一象。” 掌心灵元微微震颤,发出细微的锋鸣,仿佛能刺穿一切虚妄。
“然,过刚易折。金藏于石,需千锤百炼,方显其华。此过程,乃是‘固’,是承载,是积淀,是历经磨难而不改其性的坚韧。” 那缕灵元形态微变,仿佛化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内敛光华。
“金遇火而熔,遇水而淬,可成器,可化形,可为钟鼎,可为丝发。此为其‘变’,是顺应,是通达,是不拘一格,是随缘而化的智慧。” 掌心灵元随之流转,时而化作小剑,时而凝为金盾,时而散作漫天金辉,变幻莫测,圆转如意。
他向台下展示的,并非多么炫目的神通,而是金系法则最基础、最本质的三种特性:“锐”、“固”、“变”。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对法则本源的深刻理解与平和阐述。
“锐为其锋,固为其根,变为其用。三者相生相济,缺一不可。只求其锐,失之偏颇,易入魔道;只守其固,流于呆板,难堪大用;只逐其变,浮于表象,根基不稳。”
“金之道,亦是修行之道。需有锐意进取之心,亦需有坚固不拔之志,更需有圆融通达之智。刚柔并济,方能历万劫而不磨,与大道同行。”
他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又带着一种直指本源的力量。
台下原本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不少修士,尤其是那些同样修炼金系功法,或是在修行路上遇到瓶颈的修士,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向之礼的论述,仿佛为他们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金系大道更为广阔和深邃的风景。
高台一侧,负责评判的几位仙宫长老也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此子不炫技,不张扬,却能于平凡中见真知,于基础中阐大道,这份见识与心性,远超许多徒有其表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