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是队列与军阵训练。贾琮亲自讲解、示范简化版的“三三制”配合,要求以总旗为单位进行演练,强调小组协同与互相掩护。下午,则是器械操练与个人武艺打磨,弓弩射击、长枪突刺、刀盾格挡,务求娴熟。
贾琮还设立了奖惩制度。训练刻苦、进步显着者,赏;偷奸耍滑、敷衍了事者,罚,甚至当众鞭笞。
短短数日,野狐岭关的风气为之一变。虽然辛苦,但士兵们能感觉到身体在变强,技艺在精进,更重要的是,那位年轻的千户大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赏罚分明,言出必践,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一股以往不曾有的凝聚力和求战之心,在悄然滋生。贾琮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在北胡人可能到来的袭击前,尽快将这支部队磨砺出锋芒。
就在贾琮于野狐岭厉兵秣马之际,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宁国府,却陷入了一片惊慌混乱之中。
原来,那贾蓉被逼前往边军,心中恐惧至极。他与其父贾珍商议的“妙计”便是行苦肉计。在前往京营报到的路上,贾蓉故意在一处平缓之地“坠马”,摔得鼻青脸肿,小腿骨折,哭爹喊娘地被抬回了宁国府,声称伤势过重,无法从军。
此事本可大可小,若无人追究,或许也就蒙混过去了。然而,贾珍贾蓉父子平日里在京城便多有跋扈之行,得罪了不少人。加之此番各府送子弟从军,多有不愿者,见宁府独苗竟用如此拙劣手段逃避,顿时引起了公愤。几道参劾宁国府“纵子欺君”、“罔顾国恩”的奏折,很快便递到了景平帝的案头。
景平帝本就对勋贵子弟纨绔无用极为不满,正想抓几个典型以儆效尤。宁国府撞到枪口上,他岂能轻饶?
一道措辞严厉的圣旨很快下达宁国府,痛斥贾珍教子无方,贾蓉怯懦欺君,并明旨申饬:“着宁国公府,于嫡支子弟中,另选一人,顶替贾蓉,即刻前往边军效力,不得再以任何理由推诿!若再敢阳奉阴违,定夺爵查办,绝不姑息!”
这道旨意如同晴天霹雳,将宁国府彻底打懵了!另选一个嫡支?宁府嫡支除了贾珍、贾蓉,就只剩下……那个在道观里修仙、几乎被遗忘的贾敬了!难道要让贾敬去?这根本不可能!
贾珍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贾蓉更是面如死灰,躲在房里不敢出来。尤氏只会垂泪,毫无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