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展开信件,赵淮滨在信中言道,宣府之围已解,牛继宗总兵邀请所有援军将领入城,共商善后及庆功事宜。他让贾琮回来后,统领剩余骑兵及步卒,一同押送缴获物资和俘虏,前往宣府汇合。
贾琮收起信件,不再耽搁,立刻下令拔营,带着大军,押解着长长的俘虏队伍和满载缴获的大车,浩浩荡荡地向着那座历经血火洗礼却依旧巍然屹立的宣府雄关行去。
抵达宣府城外时,只见城门大开,城头旌旗招展,守军士兵们挺直了胸膛,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和自豪。先一步入城的联军将士们正在城外协助清理战场。
贾琮命令大军在城外指定区域扎营,安置俘虏,自己则带着韩烈、岁平等少数亲随,策马入城。
宣府城内,虽然处处可见战争留下的痕迹——破损的房屋、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血迹、忙碌的民夫和士兵——但一种欢庆和生机已然重新弥漫在空气中。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争相目睹这位年纪轻轻却靠着战绩名震边关的将军风采,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早有飞骑将贾琮入城的消息报与总兵府。
当贾琮一行来到总兵衙门所在的街道时,远远便看到一大群文武官员簇拥在衙门门口。为首一人,身材魁梧,披着沾染征尘的铠甲,鬓角虽已斑白,但精神矍铄,正是宣府总兵牛继宗!
贾琮见状,心中一惊,不敢有丝毫托大,连忙在距离衙门口尚有十余步的地方便勒住战马,翻身跃下,将缰绳扔给亲兵,自己则整理了一下因赶路而略显凌乱的衣甲,快步小跑上前。
来到牛继宗面前,贾琮毫不犹豫,抱拳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末将贾琮,参见总兵大人!劳总兵大人与各位上官亲迎,末将愧不敢当!”
牛继宗看着眼前这个风尘仆仆、年轻得过分却已立下擎天之功的将领,眼中满是复杂之色,有感激,有欣慰,更有深深的赞赏。他上前一步,伸出双手,稳稳扶住贾琮的双臂,将他托起。
“贾小子!”牛继宗的声音洪亮,带着武将特有的豪爽,却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本想率众给你小子行个大礼,好好谢谢你挽狂澜于既倒,救我宣府满城军民于水火!没想到你小子手脚麻利,先给老夫行上礼了!也罢,既然礼已行过,我们这帮老家伙的谢礼,可就免了啊!”
这话语看似玩笑,其中蕴含的感激与肯定却重若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