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掌声突然响起来

社区会议室的投影仪在墙上投出幽蓝的光,孟雁子的执法本摊开在桌上,边角被她捏出细密的褶皱。

小周抱着笔记本电脑站在她身侧,屏幕里的热搜还在跳动,温柔古城,何时成了表格之城?的标题刺得人眼睛发疼。

雁子姐,小周的声音发颤,评论区都在说咱们打压民生,说整改通知是拿文件压人......

孟雁子指尖在投影遥控器上顿了顿。

她记得昨夜三点在档案室查数据时,窗台上积了层薄雪,李咖啡的微信对话框就亮在手机屏幕上,昨晚的特调,你喝了吗?那条消息像根细针,扎得她眼皮发沉。

但此刻她垂眸看了眼执法本里夹着的十张A4纸——三个月来回民街十家非网红摊位的营业额统计,墨迹还带着打印机的温度。

请看这张图。她按下遥控器,投影切换成柱状对比图,整改前,这十家日均营收三百一十七元;整改后,调整了占道经营、规范了垃圾处理,日均增收18%。

台下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卖甑糕的王伯扶了扶老花镜:这数准吗?

我核对了每家的收款码流水,孟雁子翻开执法本,指节抵着第三页的蓝色批注,王伯家八月十五多卖了两笼,是因为整改后游客能在摊位前多站五分钟;马姨的酸梅汤摊,整改前总被网红奶茶车挤到巷口,现在日均多卖二十杯——这些,她的声音突然轻了些,是我蹲在摊位前记了四十三个清晨的。

小周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

这是她跟了雁子三个月来,第一次看见她没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投影的蓝光映在她脸上,让那些藏在严谨背后的东西露了出来——眼尾淡淡的青黑,说话时无意识摩挲执法本封皮的动作,像在确认什么真实的存在。

规则不是枷锁,孟雁子抬眼,目光扫过台下交头接耳的商户,是让烟火不被垄断的护栏。

掌声突然响起来。

王伯拍着大腿笑:丫头说得对!

我家那小孙子总说我守着老手艺没出息,现在倒要看看,整改后谁的甑糕卖得香!

散会时,小周帮她收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