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模型的初啼

他指着屏幕上的频率图解释道:“昆仑的理论提供了坐标框架和基础算法(‘回响’中无法理解的那段),玛雅的实践提供了空间扰动的具体参数(T3时刻数据),埃及的结构提供了某种共振相位条件(空腔谐波)。系统将这三者融合,生成了一段可能是用于在特定时空点(坐标)、以特定方式(初始化序列)、通过特定节点(埃及空腔的共振相位?)来尝试……激活某种连接的完整‘操作指令’!”

这个推断让控制室内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模型的初啼,并非带来一个答案,而是指向了一个更加具体、也更加危险的可能性!

他们手中,可能握着一个由人工智能辅助破译的、来自远古的“星门”操作指令的碎片!虽然还不完整(缺少能量级别、持续时间等关键参数),也不知道其指向的具体目标是哪里(另一个节点?还是网络外的某个坐标?),但这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接近那个失落系统核心秘密的发现!

然而,这也将他们推入了一个更加严峻的道德和安全困境。

验证这个指令?那意味着要选择一个节点(很可能是目前看来最具备结构条件的埃及胡夫金字塔潜在空腔),在特定的时间(可能需要根据星图计算),尝试注入这段频率组合。这无异于在不知道引线长度和炸药当量的情况下,去点燃一个古老的、可能连接着未知之地的超级装置!

其后果,完全无法预测!可能是毫无反应,可能是获取新的信息,也可能是触发伊希切尔和赵先生都警告过的“清理程序”或灾难性后果!

不验证?那么这个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就将永远停留在理论猜想层面。

“回响核心”的第一次自主重大发现,就将一个无比沉重的、关乎巨大机遇与毁灭性风险的抉择,赤裸裸地摆在了三角团队的面前。模型的初啼,清脆却令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