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是在第二天的清晨才回到警局的。他一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但他的大脑却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没有立刻去调查那个所谓的“瑞士交换生”,他知道那只会打草惊蛇。他像往常一样,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案卷,听取着下属的汇报,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依旧被无数琐事困扰,对真正的危险一无所知的普通警官。
但在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张由他亲自操控的反向侦察网,已经悄然张开。他动用了自己最信得过的几名心腹,以一种“常规背景核查”的名义,开始从侧面,迂回地调查那个“交换生”的所有信息。
而顾念,则重新回到了玉槐居那座“阳光囚笼”里。
他也同样,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每天看书、分析情报、陪伴槐稚秀。仿佛那场发生在地下深处的秘密会谈,从未发生过。
一场无声的对弈,就在这座城市的阳光与阴影之下,悄然拉开了序幕。
……
“钟表匠”的棋路,沉稳而耐心。
他没有立刻对周毅的家庭采取任何行动。他只是像一个最高明的园丁,悄悄地,在周毅的生活圈子里,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看似无害的种子。
周毅手下一个最得力的年轻警员,突然因为一笔来路不明的巨额“赌债”而被停职调查。
与周毅合作了十几年的,检察院的老朋友,突然因为一桩陈年的“作风问题”而被纪律部门约谈。
甚至连周毅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所在的学校里,都开始流传一些,关于她父亲“徇私枉法”、“包庇罪犯”的恶毒谣言。
这些事情,每一件单独看来,都像是偶然的,不幸的意外。它们都无法直接对周毅本人造成致命的打击。
但当它们在短短一周内,密集地爆发时,却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将周毅死死地包裹。
他被孤立了。
他在警局内部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最得力的臂膀,被一一斩断。他的家庭,也开始受到无形的侵蚀。
周毅终于体会到了,顾念口中那种,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点点拆解人生的彻骨的寒意。
他知道,“钟表匠”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他示威。也是在用这种最冷静,最优雅的方式逼迫他犯错。
只要他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对顾念的“监视”出现任何一丝一毫的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