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进攻,大卫·李在肘区持球,李特从底线借助雷吉·埃文斯的掩护兜出,大卫·李的传球第一时间送到,李特接球就投,命中中距离。
下一个回合,换成马盖蒂空切,大卫·李一个击地传球穿透活塞防线,马盖蒂接球上篮得分。
当活塞开始注意尼克斯的无球切入时,大卫·李自己又能命中中投惩罚对方的放空。
“他们到底有多少种打法?”活塞主帅菲利普·桑德斯在场边看得头皮发麻。G2他们好不容易适应了尼克斯的一种节奏,现在回到纽约,对方居然拿出了两套完全不同的进攻体系。
半场结束,尼克斯已经将分差扩大到15分。李特数据并不爆炸,但球队进攻行云流水。
下半场,尼克斯继续着这种双重奏。当兰多夫在场,就打inside-out,利用他的内线威胁;当兰多夫休息,就打动态进攻,利用大卫·李的策应和李特、马盖蒂的切入。
活塞完全被打懵了。他们的防守体系是建立在预判和习惯上的,但现在尼克斯每套阵容都有不同的进攻逻辑,让他们无所适从。比卢普斯试图组织反击,但在尼克斯多变的防守策略面前总是慢半拍。
G3最终以108比92结束,尼克斯轻松取胜。
G4,活塞做出了调整。他们试图用更凶狠的包夹来破坏尼克斯的进攻发起,但这正中尼克斯下怀。
当兰多夫在低位被包夹,李特和卡尔德隆在外线获得了大量空位机会。当大卫·李在高位被紧逼,李特和马盖蒂的空切就变得更加致命。
李特在这场猫鼠游戏中如鱼得水。他时而扮演终结者,利用个人能力单打取分;时而扮演组织者,指挥着全队的进攻流向;时而又成了诱饵,吸引防守为队友创造机会。
第三节一次进攻完美诠释了尼克斯的战术多样性:兰多夫在低位要球,吸引双人包夹后分给外线的卡尔德隆,卡尔德隆虚晃一枪突破,吸引协防后分给底角的李特,李特做出投篮假动作点飞扑防的汉密尔顿,然后冷静地击地传给切入的马盖蒂,马盖蒂完成暴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