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江东世家欲北迁

也没有去工坊,而是在官府登记后,默默地领了一块位于颍水河畔、需要重新开垦的贫瘠荒地。

他脱下象征士子的长衫,换上了粗布短褐,拿起从未触碰过的锄头,在春日微寒的风中,沉默地、笨拙地开始了他的耕作。

汗水浸透了他的脊背,泥土弄脏了他的双手。

昔日的同窗路过,无不掩面嗤笑或摇头叹息。

但钟毓只是埋头劳作,仿佛要将所有的恐惧、悔恨、屈辱,都埋进这沉默的土地里。

他佝偻的身影,在广阔的田野间,显得渺小而倔强。

这个画面,被有心人传开,成为了这场大逃亡冲击波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注脚——乱世之下,无论曾经多么高贵,生存与适应,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魏王刘复的新秩序,尽管严苛,却提供了这条出路。

而魏王那看似冰冷的医官署,在关键时刻,竟也成了这条绝望归途上,一道挽救性命、也加深了“新旧”对比的独特风景线。

这场由袁绍开启、被吕布和公孙瓒推向高潮、最终以数万世家子弟如同乞丐般逃回刘复治下为结局的大戏,深刻地重塑了四州之地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心理。

它用血与泪的残酷现实,宣告了旧有世家特权秩序的彻底崩坏,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为魏王刘复的新政扫清了最深层的观念障碍,极大地巩固了其统治的合法性与凝聚力。

刘复之所以现在只固守四州之地,

就是为了彻底完成改革,以免快速扩张,最后反而陷入光武帝刘秀度田时的困境!

如今看来,这场变故似乎加快了改革完成的进程。

“钟毓乞归”的惨剧以及随后涌入四州的冀州归难世家子弟,其冲击波并未止步于刘复治下的青、徐、兖、豫四州。

通过密集的商旅网络、世家之间隐秘的书信往来,

以及玄音台刻意推波助澜的传播,冀州炼狱般的景象和那些显赫姓氏子弟的悲惨下场,如同凛冽的朔风,迅速吹遍了长江以南。

江东四郡,吴郡、会稽、丹阳、豫章,这些相对远离中原战火、表面上保持着几分“偏安”气象的土地上,私下同样暗流涌动。

以顾、陆、朱、张为首的江南四大豪族,以及依附于他们的众多中小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