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刘备去货栈查看,见崔监正带着几个伙计搬箱子。
崔监的儿子崔俊见了刘备,忍不住骂道:
“刘备!你刚发达就忘记旧人,真乃无情无义之辈!”
崔琰连忙拉住儿子,对刘备拱了拱手:
“玄德,多有打扰,我们这就走。”
刘备看着崔均怒视的眼神,淡淡道:
“年轻人,说话注意分寸。
若不是看在崔掌柜的面子上,你们今日走不了这么痛快。”
崔监不再多言,带着伙计们推着箱子离开。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刘备身边的护卫队长低声道:
“掌柜,要不要派人跟着他们,免得他们出去乱说?”
“不必,”
刘备摇头,
“崔监是世家子弟,好面子,就算不满,也不会到处诋毁我。
况且,如今咱们有波调将军撑腰,谁还敢信他的话?”
话虽如此,刘备还是让人去崔监新搬的住处附近盯了几日,见他们只是低调地做些小生意,没有异动,才放下心来。
这日,贾诩来商行做客,听说崔监走了,只是笑了笑:
“玄德这步棋,走得倒是果断。
只是崔监在中原世家那边有些声望,日后若回中原,怕是会对你有些不利。”
刘备心中一动:
“先生可有办法?”
“简单,”
贾诩端起茶杯,
“让人送些财物给崔监,就说‘感念旧情,略表心意’。
他若收了,便不会再说你坏话;
若不收,也能落下个‘玄德重情重义’的名声。”
刘备恍然大悟,立刻让人备了五十枚大宋银币,送到崔监住处。
果然,崔监收了银币,此后再也没提过刘备的不是。
解决了崔监的事,刘备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他开始全力筹备与罗马商人的交易,库房里的罗马金币越来越多,
“玄德商行”的名声,也渐渐传到了更多安息和罗马商人的耳中。
富楼沙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连续几日的大雨,让城西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
可“玄德商行”的货栈前,却依旧车水马龙——来自安息的商队、天竺的珠宝商、甚至还有几个黑发黑眼的罗马商人,都在等着和刘备谈生意。
这日午后,雨终于停了,刘备陪着罗马商人马可参观货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