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刚散,沈砚蹲在工坊三层的露台上,手里攥着根锈迹斑斑的钢筋。钢筋头被他磨得尖尖的,像根大号缝衣针,正对着墙角的裂缝比划——裂缝足有手指宽,风一吹就“呜呜”响,像个漏风的哨子。
“哥,‘地基卡’要钉多深?”瑶瑶抱着铁皮卡包蹲在旁边,小短腿悬在露台边缘晃悠,药篓里的蚯涎晶核正和歪太阳卡“嗡嗡”共鸣,震得竹编篓底直颤,“老卡师说要‘入土三分’,是不是像奶奶种萝卜那样,埋到看不见绿叶子?”
沈砚被她逗笑了,钢筋头在裂缝两侧各画了个十字:“物理课说‘三角形稳定性最好’,得在裂缝周围钉三个地基卡,形成稳定结构。深度嘛……至少五十厘米,比你昨天挖的蚯蚓洞深十倍。”
“知道啦!”瑶瑶从铁皮卡包里掏出三块打磨好的铁皮卡——这是昨晚用装甲车残骸的钢板磨的,边缘被沈砚用砂纸打得光滑,像三块大号巧克力。她学着老卡师的样子,在每张卡的中心钻了个小孔,刚好能塞进鸽子蛋大小的蚯涎晶核,“给卡坯宝宝装‘土黄色心脏’!”
沈砚接过铁皮卡,小心翼翼地把蚯涎晶核嵌进小孔。晶核一接触铁皮,立刻发出“嗡”的轻响,土黄色的光芒顺着卡面蔓延,在边缘形成一圈流动的纹路,像给铁皮镶了层金边。他想起老卡师的叮嘱:“固土灵能要‘循序渐进’,像熬粥得用小火,急了会糊。”
“哥,用‘热胀冷缩’法!”瑶瑶突然指着墙角的破铁桶,桶里装着从装甲车油箱抽的汽油,“把钢筋烧热了再钉,像奶奶钉钉子前先把钉子在蜡烛上烤一烤!”
沈砚眼睛一亮。物理课的“金属延展性”原理!钢筋加热后硬度降低,更容易钻进坚硬的石缝。他赶紧点燃艾草绳,把钢筋插进铁桶旁边的火堆里——火苗“噼啪”作响,钢筋很快烧得通红,像根刚出炉的羊肉串签子。
“小心烫!”瑶瑶举着片大荷叶给沈砚扇风,荷叶上的水珠滴在火堆里,“滋啦”一声冒起白烟,“哥的手会变成‘烤猪蹄’的!”
沈砚用破布裹着钢筋,对准第一个十字标记猛地往下插——
“嗤啦!”
烧红的钢筋像切豆腐一样钻进石缝,冒出股青烟,带着股铁锈和石头烧焦的味道。瑶瑶赶紧把嵌好晶核的铁皮卡塞进钢筋旁边的缝隙里,又用小锤子(从制卡台抽屉里翻的)轻轻敲打卡面,让它和石壁贴得更紧:“给卡坯宝宝盖被子!别让它着凉!”
三人忙活了一上午,三个地基卡终于全部安装完毕。沈砚擦了擦额头的汗,激活轻羽迅捷卡飞到半空——从高处往下看,三个土黄色的光点在墙角形成一个完美的正三角形,光芒顺着石缝游走,像给工坊的“伤口”贴上了三块创可贴。
“哥,它在发光!”瑶瑶站在露台上蹦跳,小手指着墙角,那里的土黄色光芒越来越亮,连地面的石板缝里都渗出微光,像撒了一地的金沙,“比胖虎的手电筒还亮!”
沈砚刚落地,突然觉得脚下的地面轻轻震动起来。不是影蚯钻地的“咚咚”声,而是一种持续的、低沉的嗡鸣,像老卡师那台破旧的收音机在调频。他低头一看,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