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在医疗室展现的“神迹”并未拉近他与“星火”成员的距离,反而加深了那道无形的鸿沟。他不再是那个会因记忆反噬而痛苦、会因迷茫而寻求同伴意见的年轻异能者。现在的他,是一座行走的、遵循自身冰冷逻辑的规则堡垒。
他将大部分时间留在炬火为他安排的、位于基地边缘的一间静室中。这里原本是仓库,如今空无一物,只有光洁的地板和墙壁。林野不需要家具,他似乎也不需要休息。他常常只是静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待机”,那双星璇之瞳在昏暗中散发着微光,似乎在持续不断地处理着从基地各处感知到的海量信息流,进行着他所谓的“系统优化”和“模型构建”。
苏晓尝试过几次接触。
一次,她带去了基地配给的能量营养剂,那是根据林野自己计算出的、最符合他当前能量消耗与补充效率的配方特制的。
“你的‘生理维护周期’到了。”她将营养剂放在门口,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他一样平静。
林野的目光扫过营养剂,星璇微转:“成分与预设比例吻合。谢谢,苏晓同志。”他使用了基地内部最正式的称谓。
苏晓的心沉了一下。她宁愿他像以前那样,带着点社畜的疲惫和无奈,跟她抱怨一句“这玩意儿味道真不怎么样”。
另一次,她带着整理好的、关于“零号事件”后期调查中几个与“旧世界织忆者”符号相关的疑点资料,希望这些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真正关切的谜题。
林野接过资料,瞳孔中的星璇高速旋转了零点五秒,便将所有信息扫描录入。
“信息已收录。相关符号与旧世界‘记忆归档节点’结构相似度达87.3%。该信息对完善‘旧世界文明模型’具有参考价值。感谢你的信息提供,苏晓同志。”
他的回应精准、高效,且毫无波澜。他看到了符号背后的“结构”和“模型”,却不再关心它们所承载的、林野曾经孜孜追寻的“历史”与“情感”。
苏晓感到一阵无力。她体内的“基石烙印”稳定地运行着,与远方信标的微弱连接提醒着她彼此命运的纠缠,但眼前的这个人,仿佛只是一个披着林野外壳的、更高维度的存在。
炬火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基地的日常运行效率确实因林野的“优化”提升了数个等级,能源损耗降低,设备故障率趋近于零,甚至连一些成员异能修炼中的瓶颈,都能被他精准指出“能量流转路径偏差”而得以突破。但代价是弥漫在基地中的、日益增长的压抑感。成员们私下里开始用“活体超级计算机”或“规则化身”来代指林野,敬畏中带着难以言说的恐惧。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星火’理念的挑战。”夜枭在核心会议上沉声道,“我们追求的是在混乱中守护人性的火种,可他……他似乎正在剥离自身的人性。”
“但他救活了山猫。”另一名负责战斗指挥的核心成员“铁壁”反驳,他是亲眼目睹医疗室奇迹的人之一,“他的力量是真实的,也是我们目前急需的。外面‘普罗米修斯之手’和‘净化派’的威胁迫在眉睫,我们不能因为‘感觉不适’就拒绝强大的盟友。”
“盟友?”夜枭苦笑,“你确定他视我们为‘盟友’?在他眼里,我们或许只是他优化模型中的一个个‘变量单位’。”
炬火的指尖敲击着桌面,目光凝重地投向一直沉默坐在角落阴影中的“烬”。“‘烬’,你的观察结论?”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这个神秘的强者,自从林野“苏醒”后,似乎更加沉默了。
“烬”抬了抬头,面具遮挡了他的表情,只有那电子合成音平淡地响起:“他在适应,也在学习。”
“学习什么?”夜枭追问。
“学习……‘存在’的方式。”‘烬’的声音似乎带着一丝难以捕捉的玩味,“他从一个低维度的、受限于肉身与情感的个体,骤然跃升到能够触摸规则的高度,他需要重新定义自身与这个世界交互的界面。现在的理性与逻辑,是他构建新交互界面的基础框架,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力量掌控的必然阶段。”
“你是说,这是过程,不是结果?”苏晓捕捉到了他话语中隐含的一丝可能性。
“过程与结果的界限,取决于扰动因素的强度。”“烬”的电子眼似乎扫过苏晓,“过于脆弱的情感羁绊无法穿透规则的壁垒,但某些……根植于本源的连接,或许能产生奇点效应。”
他的话依旧充满谜团,但却像一颗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苏晓心中漾开了涟漪。根植于本源的连接……是指“基石烙印”,还是指……他们共同经历的那些,属于“林野”的过去?
就在这时,基地的警报系统突然发出了低沉而非刺耳的嗡鸣——这是林野“优化”后的成果,既能有效预警,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心理刺激。
“检测到高强度、高隐匿性空间波动靠近基地外围第三防御区。”林野平静的声音通过基地的广播系统响起,没有丝毫紧急感,仿佛在播报天气,“分析波动特征,与档案中‘平衡会’骨干李曼的‘空间折叠’异能匹配度92.7%。判断为侦察或渗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