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才10岁,哪来的媳妇。

一个婶子的话,立马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唉呀妈呀,是缝纫机,还是蝴蝶牌的。”

“老宋家,都买缝纫机了?”

“那以后王秀莲,干针线活可就轻松了。”

“看人王秀莲,要开始享福了。”

“怪不得,老宋家看不上林算盘家,人家自己有能耐挣。”

“老宋家这几个孩子,真出息.......”

几个中年妇女,羡慕的眼睛都发亮,估计回家之后,免不了对自家老爷们一顿输出。

这年头的妇女,是真的能顶半边天的,不管是城里的工人,还是农村的女人,虽说干不了重活,但都得大量劳动。

闲着的时候,还得忙活家里的做饭,洗衣服等杂活,一有空闲,还得干针线活。

打补丁,织毛衣,做棉袄,改衣服裤子.......除了的确良的白衬衫,军大衣之类,很少有人会买成衣。

所以缝纫机,这种能大幅提高针线活效率的物件,可以让她们原本忙碌的生活,多出不少空闲。

对这个年代的女人来说,送她们缝纫机,就相当于后世送苹果手机。

送自行车就相当于送奔驰,宝马,奥迪。

送手表就相当于买钻石。

盖砖房就相当于买150平的大平层。

换这个角度思考,这个年代没有多少女人能扛住三转一响大砖房。

同样,也没有几个男人能扛住.......比如赵婶子的侄子。

“各位婶婶,我家就是想着做冬衣,才咬牙买的。”

“什么,出息不出息的,就是运气好,打了几只山货换了点钱。”

“那啥,老娘那边等着呢.......”

“我们先回去了。”

宋福根见缝纫机没藏住,索性也不装了,这东西虽然盖着稻草,但在板车山确实显眼。

主要是,村口情报站的这些老娘们,眼睛一个比一个尖,谁叫要是拉回来点啥,她们不看清楚,估计晚上觉都睡不消停。

说完,赶紧推了一把大哥宋福刚,将驴车赶了回去。

不过,让大家看看宋家的实力,某种程度上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