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觉词不达意,如同隔靴搔痒,许多精微之处,
根本找不到对应词汇,强行为之,反而失了神髓。”
陈飞聆听着,适时开口:“二位前辈明鉴。晚辈浅见,或可做一比喻:
神州通用语,如同结构严谨、用途广泛的精密器械,
条理清晰,规则明确,长于‘界定’与‘逻辑’,告知我们‘是何物’、‘非何物’。
而‘道篆’……”
他略作停顿,组织语言,
“则更似天然形成的山川脉络、星河轨迹,
其形、音、意本身,就蕴含着‘象’、‘数’、‘理’的玄机,与天地法则有先天共鸣。
用它承载大道,非是‘描述’,更近于‘呈现’或‘引动’。”
徐博达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道:“妙喻!少帅此解,直指核心!
通用语构建的是清晰的边界,
而‘道篆’勾勒的是无穷的意境,引人入境,自行体悟那难以言传的妙处。
用于传道,高下立判!”
韩平若有所思地补充道:“如此说来,这‘道篆’恐怕并非寻常语言,
其本身,或许就是一种更为高阶的‘道纹’体系?
是更接近大道本源的一种承载符号?”
陈飞心中一动,顺势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
“师尊所言,正是弟子于那‘文昌遗迹’中感悟最深之处。
‘道篆’或许本就是上古大能,观天察地,摹写大道轨迹而创制。
其诞生之初,首要目的或许就是为了承载和传承天地至理,日常沟通反是次要。
晚辈甚至推测,‘道篆’的每一个字,
其背后都可能关联着某种天地规则或本源力量的‘意象’……”
这个大胆的猜想让厅内陷入短暂的沉思。
若真如此,那么掌握“道篆”,就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
更是直接触摸和理解世界底层规则的一把钥匙。
这远比一次布道带来的优势,意义要深远得多。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众人神色各异的脸上,
神州未来的格局,或许将因这神秘的“文字”而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