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品鉴会大获成功!

济世堂凭借药皂和清凉油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但林轩和苏半夏都清楚,危机并未完全解除。二房的药材断供依然卡着脖子,市井间关于济世堂“药材劣质、药效不佳”的谣言并未彻底消散,只是暂时被新品的热度所掩盖。

“新品能吸引眼球,但济世堂的根基,终究是药材和医术。”

苏半夏看着库房里日益减少的常规药材储备,忧心忡忡,“若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药材质量的声誉,一旦新品热度过去,或者被人模仿,我们依旧被动。”

林轩点头表示同意:“没错。所以,是时候主动出击,彻底粉碎那些谣言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如何进攻?”

“跟之前类似,办个‘药材品鉴会’。”林轩胸有成竹,“把场面搞大点,就在咱们药堂门口。邀请老主顾、街坊邻居,还有…嗯,最好能请动几位城里有点声望的大夫如秦老,王神医或药材行家来做见证。”

“药材品鉴会?”苏半夏对这个词感到新鲜,但大致明白了林轩的意思。

“对!”林轩解释道,“我们把咱们济世堂的好药材,和市面上流通的次品药材,甚至就是二房送来的那些次货,摆在一起,公开对比!由你这位苏家嫡传大小姐,亲自上台,给大家讲解如何辨别药材的真伪优劣,从色泽、形状、气味、质地各个方面,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苏半夏的眼睛亮了起来。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主意!公开、透明、用专业知识说话,是反击谣言最有力的方式!

“可是…”她仍有顾虑,“如此公然对比,岂不是彻底撕破脸,得罪二房?”

林轩嗤笑一声:“娘子,人家都把刀架咱们脖子上了,你还考虑得不得罪?他们散播谣言的时候,可没给我们留脸面。咱们这是自证清白,光明正大!再说了,咱们只对比药材好坏,又没指名道姓说是谁送的货,谁能说我们不是?”

苏半夏被他说动,一想确实如此。犹豫片刻后,她眼中闪过决断:“好!就依你所言!我这就去写请柬,亲自去请秦爷爷和几位相熟的老大夫来坐镇!”

说干就干。苏半夏立刻行动起来,亲自书写请柬,让三七和小莲分头送去。林轩则负责场地布置和“道具”准备——他让人将从二房那里收到的次品药材分门别类装好,又从库房角落里找出仅存的一些优质样品,形成鲜明对比。

消息很快传开。济世堂要公开举办“药材品鉴会”,并由苏大小姐亲自讲解辨药知识,还邀请了秦老等名医见证!这新鲜事立刻引起了全城的关注。无论是好奇的百姓,还是各药堂的同行,甚至是等着看笑话的二房和百草厅,都将目光投向了济世堂。

品鉴会当天,济世堂门口人头攒动,比过年还热闹。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摆放着长桌,上面陈列着各种药材的对比样本:优质黄芪与枯瘦发霉的次品,饱满当归与干瘪杂质多的劣货,色泽鲜亮的枸杞与暗沉发黑的陈货…对比鲜明,触目惊心。

秦老和另外两位老大夫如约而至,坐在台侧,更增添了品鉴会的权威性。

时辰一到,苏半夏深吸一口气,走上了台前。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较为庄重的衣裙,略施粉黛,容颜清丽,神色镇定自若,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气场。

她先是对着台下众人盈盈一礼,然后开门见山,声音清越:“近日,市井间有些关于我济世堂药材质量的流言蜚语。半夏深知,药关乎人命,声誉重于千金。今日设此品鉴会,非为争辩,只为以正视听。诸位都是明眼人,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她没有丝毫怯场,拿起第一组对比药材——黄芪,开始讲解:“诸位请看,优质黄芪,断面黄白,质地绵韧,粉性足,气味微甜。而此类次品…”她拿起二房送来的货色,“断面黯淡,质脆易折,已有霉味,药效十不存五,甚至可能有害…”

她从性状、色泽、气味、口感、乃至产地和采收季节的影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每讲解一种药材,都引得台下众人纷纷点头,啧啧称奇。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上次我在别家买的药吃了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