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妙法初成 法器在手

与叶瑾修的丹道论道,对萧菱而言,也是有收获的。

不仅灵植技艺因借鉴炼丹的君臣佐使火候文武之理而更显精微,更重要的是,她对五行本质与灵力运转的理解,也有了豁然开朗般的全新领悟。

静室之内,她盘膝而坐,五感内敛,心神沉入丹田。周身灵气如受到无形牵引,化作五色涓流,遵循着某种玄妙韵律缓缓流转。

丹道讲究君臣佐使,配伍得宜;五行亦然,生克有序,平衡为要。法术之威,不在力强,而在相生相济、循环不息……

心中明镜高悬,过往修行中的诸多滞涩之处,此刻如同被清泉洗涤,渐渐通透。

信手拈来,指尖一缕金色灵气跃然而出,凝成一道锐利无匹的金锋术芒光,锋芒毕露,正是借鉴了炼丹中金为先锋之理。

金芒未逝,掌心已然泛起碧绿光华,木属性灵气化作柔韧藤蔓,如炼丹时木为滋养般,并非与金芒对抗,而是巧妙地缠绕其上,以生生不息之气为金锋增添绵延后劲。

原来如此...炼丹讲究药性相佐,法术亦需属性相济。

萧菱眼中慧光闪烁,仿佛看到了丹炉中诸药交融的景象。

她并未停下,神识微动,引动脚下厚重平和的土属性灵气,如炼丹时土为根基般,化作一道无形屏障,将先前演练的金、木之力轻柔地包容、稳固下来,避免灵力逸散,恰似丹鼎承载万物。

刹那间,萧菱眸中有丹火明灭,五行流转。她终于清晰地认识到,五灵根满寸绝非桎梏,而是如一副完美的丹方,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中君臣佐使的平衡之道。

信步来到院中,心念微动,十指如捻丹诀。

金、青、蓝、红、黄五色灵光自她周身穴窍流淌而出,如灵药投炉,循着玄妙的轨迹彼此交织、融合。

不多时,一朵缓缓旋转、绚烂夺目的五行莲花在虚空中绽放。

莲花瓣瓣分明,五色流转:金为锋,木为韧,水为柔,火为烈,土为基,五气朝元,浑然一体,散发着圆融和谐的灵力波动,宛如一颗完美成型的灵丹。

凝视着这朵凝聚着丹道智慧的五行莲花,萧菱陷入了更深的顿悟:

相生相济,如药配伍:她明悟金之锐需木之生发来延续;火之烈需水之润下以防过燥。不同属性的灵力就如丹方中的各味药材,需君臣佐使,各司其职,方能发挥最大效力。

根基稳固,如鼎承物:土属性灵力如同丹道中的基座与鼎炉,是承载与稳定的核心。无论其他属性的法术如何变化,最终都需归于土的厚德载物,方能成其大道。

循环流转,火候自成:五行之力在她体内形成内循环,如同掌控丹火,文武交替。灵力的运用不再是一味输出,而是如调节火候般,讲究时机与分寸,威力自然倍增。

道法自然,存乎一心:她摒弃了刻板生硬的施法模式,转而用心感悟灵力自然的生克流转,以神为引,以意为媒,如同丹师以心神控火,追求那种玄之又玄的。

融会贯通,自辟蹊径:这朵五行莲花便是她将丹道理念融入法术的初步成果。

它可随心意调整五行比例,或重守如温养丹丸,或主攻如猛火急炼,或困敌如文火慢熬,变化由心,存乎一念。

此次突破,不仅是法术技巧的蜕变,更是修行理念的升华。她以丹道反观自身,对五行之道的理解达到了全新高度。

这标志着萧菱开始跳出传统法术的窠臼,朝着融合百家、自成一格的道路坚定迈进。

这日,萧菱收到刘掌柜的青云剑宗特制传音符传来的讯息,便依约再次踏入坊市南区丹药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