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的退去,并未带来丝毫松懈,反而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领域之内,生机盎然,规则有序;领域之外,那双属于“母亲”阿赖耶的、冰冷的眼睛已经瞥了过来,并在核心展露的“父权”面前暂时收敛了爪牙。
这种收敛,比直接的攻击更令人不安。
“它们……还会回来。”刀疤脸打破了沉默,声音沙哑。他依旧保持着警戒姿态,枪口未曾真正放下。“下次来的,恐怕就不是三个探针了。”
老莫飞快地操作着终端,试图从刚才记录到的短暂信号中分析出更多信息。“能量特征已记录,带有明显的非有机体、高精度灵能技术痕迹……与‘净化教团’那种狂热生物科技路线完全不同。它们对‘幻影’协议的免疫……或者说兼容,是关键。”
曹诗琪抱着“生命摇篮”,感受着它传递来的复杂心绪——一丝击退外来者的微小得意,更多的是对那同源而冰冷力量的困惑与疏离,以及一种……被更宏大存在注视下的本能战栗。
【它们怕‘父亲’……】核心的意念再次浮现,带着不确定,【但‘母亲’……为什么……不一样……?】
这个问题,无人能答。阿赖耶的意图,是人类无法揣度的深渊。
“我们必须假设,阿赖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异常点’。”曹诗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着现状,“它派出的探针被核心的权限惊退,但这不代表威胁解除。可能是在评估,可能在调集更多资源,也可能……在寻找绕过权限的方法。”
她低头看着怀中温润的核心,眼神坚定。“领域必须尽快巩固。我们需要让‘摇篮’变得更强大,更稳固,才能应对下一次冲击。”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与时间赛跑的堡垒加固期。
曹诗琪不再轻易尝试大规模扩张领域范围,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深化和强化已掌控的一公里区域内。她与核心深度共鸣,引导着规则力量更精细地编织能量网络,优化物质结构。
那些发光的苔藓和藤蔓,开始不仅仅是修复,更开始“优化”。它们沿着墙壁蔓延,自发形成更加复杂的能量导流花纹,仿佛天然的符文阵列。地面之下,晶簇根系深入,与疏导后的灵脉分支结合得更加紧密,如同大地的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领域输送着能量。
刀疤脸和老莫也没闲着。刀疤利用废墟中尚可利用的金属和核心催生出的、某种具备极高韧性的木质纤维,在领域的几个关键节点搭建起了简陋的防御工事和观察点。他甚至尝试将“净化之矛”的能量与领域边缘的规则场进行微弱联动,制造出几个隐形的能量触发点,任何未经许可的实体穿越都会引发警报和微弱的能量反击。
老莫则成了领域的“工程师”和“记录官”。他利用便携设备监控着领域内能量流的稳定性、物质同化速率、空气成分变化等各项数据。他发现,领域确实在缓慢“呼吸”,能量水平有着微妙的潮汐般起伏,与核心(以及曹诗琪)的精神状态隐隐相关。他开始尝试绘制领域的“规则脉络图”,试图理解其运行的内在逻辑。
在曹诗琪的引导和核心力量的滋养下,领域内部甚至开始出现更复杂的变化。一些快速进化的菌类在暗河边缘形成了发光的“灯带”;几种依靠吸收领域内游离能量为生的、类似蕨类和小型灌木的植物开始成片生长,点缀在废墟之间,带来了更多层次的生机;空气中飘浮的能量孢子也更加密集,在特定时刻,甚至会如同微小的极光般缓缓流动,美得令人心醉,也诡异得令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