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资金困境.创新思路

陈默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村务群的消息停留在赵铁柱那句“收到”,以及王婶和几位村民接连发来的“接”。他没关机,直接塞进裤兜,转身往村委会走。林晓棠跟在他身后,脚步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稳。赵铁柱的摩托早已远去,坪中只剩风吹塑料支架的轻响。

天刚亮,王德发已经坐在村委会门口的木凳上,手里捧着账本,拐杖靠在桌边。他抬头看了眼陈默,没说话,只把账本往前推了推。陈默拉开椅子坐下,林晓棠从包里掏出钢笔和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

“昨儿收了多少?”陈默问。

“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二。”王德发念得慢,一个数一个数的敲:“餐饮六户,手作三户,停车两组轮班,导览八人分三批。钱都进了临时账户,一分没动。”

陈默点头,打开手机的表格。林晓棠把笔记本递过去,上面列着三项:竹篱材料费,反光贴纸采购,种子纸印刷与分装。每一项后面都标着金额,字迹工整。

“这些没从收入里扣。”陈默抬头。

“没。”王德发摇头,“当时说‘收入归村基金’,可没提成本从哪出。赵铁柱垫了竹料钱,印刷是林丫头自己掏的。”

陈默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把三锭资金逐一录入。林晓棠在旁边轻声报数,“水电比平时多了三倍,临时接的线路,表走得快。还有灶台用的煤气罐,换了四个。”

数据一点点填进去,陈默建了个简易模型。把固定支出、浮动支出、人工折算全列出来。林晓棠盯着屏幕,笔尖在纸上滑动,算着工分总额。

“七百九十六人。”她低声说,“服务岗四十二人,平均每人干了六小时,按一小时五分工算,总工分四千七百二十。一分算十块,就是四万七千二百。”

屋里安静下来。陈默看着表格最后一行:总收入十二万八千,总支出十万元千,净余二万八千。扣除工分负债,实际可用资金为负一万九千二百。

“我们欠了将近两万。”林晓棠合上本子。

王德发没说话,只是把算盘推到一边。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是春野节前一天的支出清单,上面有赵铁柱签的字,写着“建材预支三千”。

“铁柱垫了多少?”陈默问。

“八千七。”王德发说,“他没要利息,总不能一直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