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文创产品的版权保护.法律意识增强

一、所有设计稿归档编号,原件存村委会保险柜;

二、对外销售的产品加贴仿伪标识,扫码能查来源;

三、成立监督小组,轮流巡查集市、网店,发现侵权及时上报。

王德发听完,慢慢从本子里撕下一张纸,写了几个字递过去。陈默接过一看:“文创台账,按月公示。”

他点头:“这个可以加进去。”

当晚十点,办公室只剩三人。桌上摊着几张草拟的表格,最上面一份标题是《青山村文创产品管理办法(试行)》。林晓棠正在核对条款,笔尖停在一条上:“原创归属集体,收益按劳分配,严禁私自外传设计资料。 ”

“这条要留。”她说。

王德发带着老花镜,翻看一份专利说明书样本。“你们写吧,我来管登记。以前我守着账本,现在也能守着这些图纸。”

陈默抬头看他:“你当监督小组组长?”

老人没立刻答应,而是把眼镜摘下来擦了擦。“我不是信不过大家,怕是时间久了,有人忘了规矩。就像当年土地承包,一开始说得好好的,后来还不是乱了套?”

“所以才要有制度。”陈默说,“不是防谁,是让所有人心里有杆秤。”

林晓棠合上电脑,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一颗种子包,顺手放进抽屉。他又拿出一本薄册子,封面印着《着作权法简明读本》,塞进随身帆布包。

“明天我去县里,顺便把第一批材料送司法局,请法律顾问再审一遍流程。”

王德发站起身,拐杖点地两下。“那我现在就把空位置腾出来。以后每张图、每个标样,都要入档编号,锁进会计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还有件事——能不能做个登记簿,谁领材料,谁参与制作,都签字?别到最后,连自己人都说不清功劳是谁的。。”

“可以。”陈默说,“回头加上。”

老人点点头,开门走了。夜风吹动门框上的铁钩,发出轻微碰撞声。

林晓棠收拾背包时,忽然想起什么。“那个防伪码,要不要加上一句话?”

“什么话?”

“比如‘每一件,都是青山人的手心温度’。”

陈默顿了一下,摇头:“太软。改成‘原创编码,查询可验’。”

她笑了声,没反驳。

两人各自整理文件。陈默打开手机,找到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科的联系方式,输入一段消息:“你好,我是青山村陈默,关于乡村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几个问题想咨询……”他检查一遍措辞,按了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