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步入文庙寻仁道 静听儒音悟德心 (三)

横拱正面下部均砍成斜面,这是明、清时期建筑的常见做法,体现了当时建筑工艺的特色。

转角斗拱更是繁缛复杂,其精妙的结构意在巧妙地承托翼角,使整个建筑在庄重中又不失灵动之感。

柱网排列采用减柱做法,这一大胆而创新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殿内前部的活动空间,让人在殿内感受到宽敞与通透。

大殿前的月台,犹如一个华丽的舞台,衬托着大成殿的雄伟。

月台四周,石栏如忠诚卫士般环绕而立。栏杆之间,镶嵌着的宣武岩石刻,宛如岁月的密语,镌刻着往昔的故事,是艺术与历史碰撞交融的结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百载的风雨洗礼,为这些石雕石刻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沧桑感,表面的斑驳,是岁月镌刻的独特纹理,无声诉说着悠悠往事。

栏板以明快的线条、简练的构图,雕刻着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从反映意识形态方面的画像,到社会生产劳动和音乐舞蹈的场面,再到花草禽兽等,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社会的风貌。

每一幅石刻都是一件珍贵的艺术佳作,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栏杆上的柱头圆雕石狮,无疑是这处建筑的点睛之笔,每一尊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宝。

它们各具神态,意趣横生,完美地融入了大成殿的整体氛围,又以独特的姿态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瞧,那尊身形健硕的石狮,昂首挺胸,双目圆睁,威风凛凛,颈部的鬃毛根根分明,在微风中似乎都能随风飘动。它的前爪有力地按在地面上,仿佛时刻准备着扑向前方来犯之敌,忠诚地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正是:怀思忆古,带几分雅兴访古探乐,欣然举步,踏入庄严文庙,于碑刻经籍间,探寻仁道幽微奥理;崇圣仰贤,抱一片赤诚崇文尚礼,静气敛神,聆听悠远儒音,在字句篇章中,领悟德心深邃内涵。